城市双修中的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实践和思考
2017年7月27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长、深圳分院副院长戴继锋在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市双修”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做了题为“城市双修中的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实践和思考”的报告,现将报告做一概略性整理,以飨读者。感谢中国城...
2017年7月27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长、深圳分院副院长戴继锋在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市双修”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做了题为“城市双修中的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实践和思考”的报告,现将报告做一概略性整理,以飨读者。感谢中国城...
导 读 在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市双修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同济大学教授陈秉钊以《城市双修从“窄马路,密路网”说起》为题作报告,指出我们应当以人为本,为百姓营造生活方便、尺度宜人、环境温馨、深蕴文化的宜居宜业的城市。 自1978年改...
本文转载自乡村与城镇建设ID:xcyczjs欢迎你关注他们 引言 “城中村”是快速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现象。通俗地讲,“城中村”就是非城非农的一个介于城市和农村的行政单位。这些地方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在以往的“大拆大建”改造过程中,工业遗产往往是城市遗产中破坏最为严重的部分,这是因为工业遗产的概念范畴不清、法定保护地位不明、审美特征有争议、以及可能还...
沈清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城市双修”概念辨析 “城市双修”包括“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生态修复指对被破...
导 读 2017清华同衡学术周“绿色城镇化发展”分论坛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作了题为《关于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践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他认为,城市双修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打持久战,切忌急功近利、一蹴而就。 1 为什么开展城市双修 改革开...
编者按 6月3日上午,第五届“西部之光”大学生暑期规划设计竞赛在南京东南大学正式启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学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段进在题为《城市设计与城...
导 读 本研究试图在明确耕地集约化与农业可持续、生态保护及粮食安全互动框架基础上,评述耕地集约化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其优缺点,总结不同指标体系下的评价方法及关键技术,梳理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以期为系统开展耕地集约化研究,推动粮食安全、生态保...
张 松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自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文件中出现之后,已成为城市规划业...
作者:俞绍武(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引言 住建部于2017年3月发布关于《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城市病”,提出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进行“城市病”治理。指导意见近十次提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