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城市修补理念下老城区共生空间营造探索 ——以成都华西片区为例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时期,从以往快速增长、无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向低碳、生态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因此城市规划方式也必将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这一转变:在中央...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时期,从以往快速增长、无序扩张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向低碳、生态的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因此城市规划方式也必将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这一转变:在中央...
编者按 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济南市双修试点的工作进展与成效。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将其作为实现城市转型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的有力抓手,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等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城市双修示范项目,取得了保泉、治违、显山、露水等多方...
【提要】 我国的城市建设已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存量时代,这是否就意味着城市更新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来看,现阶段正处于“旧常态已难维持,新常态有待确立”的过渡状态,城市更新更是如此。实践中旧态的“自上而下”因角色...
2017年7月27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曹国华副院长在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市双修”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做了题为“昆山市‘城市双修‘项目实践与思考”的报告,现将报告做一概略性整理,以飨读者。感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主办单位授权并...
2017年7月27-28日,主题为“城市双修、生态宜居、绿色智慧”的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海南海口举行,两天时间内,来自国内外规划领域管理部门和组织机构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相聚海口,围绕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城乡规划改革与城市转型...
编者按 “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指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用更新织补的理念,拆除违章建筑,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下简称“双修”)是治理...
本文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和景观研究分院魏巍工程师发表在《中国园林》2017年03期上的署名文章(原题目:北方砂质土滨水绿地生态修复探讨——以西咸新区钓鱼台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1、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三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经验》和《关于将福州等19个城市列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的通知》,对在全国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并要求...
城镇化发展带动了城市的繁荣,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文化、城市品质等方面留下了诸多“历史欠账”。 “城市就像生命有机体,有机更新是一种常态。”今年,南京等19个城市被列入第二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