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的经验及启示:具有活跃的创新生态的大学型城区
2016-05-17 王颖、程相炜 微信公众号 同济规划TJUPDI
摘录:大学型城区的波士顿经验启示(原文针对上海市杨浦区发展提出建议)
波士顿大都会区的100多所大学有八所是研究型大学。与其他城市利用政策优惠吸引高科技产业的道路不同,波士顿可以安然度过两次衰落期,可以说是完全仰仗世界一流的高校技术和人才资源,才得以重新占领前沿科技产业高地。
例如,二战后从哈佛计算实验室、麻省理工林肯实验室等大学科研机构分离出来王安实验室、数字设备公司(DEC)等高科技企业,分枝散叶带动了微型计算机产业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后,依托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发展起来生物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使其成为美国最大的医疗研究中心。
高科技园区聚集的128公路地区,现今3600多家高科技企业中70%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创办;
10个顶尖生物技术公司中有8个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和毕业生独立创办;
过去十年,波士顿地区的科技发明2/3由哈佛、麻省理工等大学完成。
可见,波士顿的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重大,投资科研教育的长远战略所形成的持久创新能力,是使波士顿成功应对历次发展危机的核心力量。
大学的创新创业潜能并非天然自动发挥,有赖于大学以自身科研实力为后盾构建微观创业生态系统,激发、释放创新潜能。
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据刘林青等人研究,构成这一系统的核心要素包括创业课程、创业组织以及学生社团。
创业课程方面,MIT创新中心提供35门创业相关课程,对所有专业学生开放,内容涵盖商业计划、法律知识、创业营销、管理和组织、创业金融等一般性创业知识以及软件商业、能源创业、数字创新、生物医药等专业技术的创业知识,并利用强大的校友团队开展深度对话和体验课程。
创业组织方面,学校有MIT企业论坛、资本网络、产业联络计划、创业辅导服务中心等众多官方组织,分别担负创业教育、专业领域研究开发、资金支持、专利申请和授权以及产业界与研究机构中介等职能,使学校不同学科、学校和产业界、创业者和风险资本之间建立正式的联系。
学生社团方面,MIT有10个创业相关的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创业竞赛(如$50K创业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创业实践经验。
城市文化气质是构成创新氛围的重要因素。
波士顿除了拥有众多世界级的大学,还依靠查尔斯河畔近400年的建城历史、美丽的城市环境,以及发达的文化艺术、高密度的文化设施、继承于英格兰的绅士文化传统,塑造了城市的人文气质并孕育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这些文化设施和机构包括:
分属于三大图书馆系统(哈佛图书馆、MIT图书馆和市立图书馆)的20余个图书馆、十几家博物馆、收藏室和画廊(包括世界级的哈佛大学Peabody博物馆);
一大批科学人文出版社和杂志社(哈佛出版社、MIT出版社、剑桥科学文摘社);
一大批权威的科学人文社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际天文联合会);
每年在大学校园内外召开的大量学术论坛、会议;
大学和地方社区合作举办的一系列节庆活动(科学节、Art First艺术节)等。
这对于谋求转变“下只角”地位、树立知识创新形象的杨浦尤其有借鉴意义。
波士顿市64万人口中,20~34岁的年轻人占35%,这部分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48%,大学以上学历的也占48%,属于年轻、高学历、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群。
为了吸引这些人在波士顿就业,当局2004年开始推行“三分之一人才计划”(ONEin3),涵盖住房、就业、休闲娱乐等多个方面。
例如开发名为“创新单元”(Innovation Unit)的微小户型住房,并以低价租给青年企业家和科技人员;
建设波士顿创新中心孵化科技企业;
以及建设网络平台与多样的交流空间推动社交网络,等等。
据统计,该计划的推行创造了2.2万个就业机会,并为当地贡献了每年10亿美元的生产总值。
结语
波士顿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大学的创新能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依照波士顿,反观上海的杨浦区,她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和上海中心城区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城区,是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继续深入推进“知识杨浦”战略是杨浦区参与上海全球城市战略的主要途径。
大学作为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推进“知识杨浦”战略的关键,未来“知识杨浦”战略的推行应重点强化大学作为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释放大学的创新潜能,空间环境建设中更加关注小尺度、人性化的微空间更新,营造适合创意阶层的空间氛围。
唯有如此,期望中的创新生态系统才有可能在杨浦区生根发芽,使杨浦在上海的全球城市战略中实现更大作为。
原文作者:王颖,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 一所所长;程相炜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一所 设计师;本文为上海杨浦区新一轮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课题资助,并根据2040杨浦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课题阶段成果的有关内容深化整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文章全文。
第一款针对城市规划人的
APP
城市规划者
城市研究者
城市管理者
城市关注者
一起聊聊城市那些事儿
APP内测中
更多有趣功能等你发现
欢迎加管理员微信:wwwcaup
加入城市吐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