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浙江临海,台州影剧院。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我的故乡是浙江沿海一座小城,老城区的中心有一座影剧院,造得很是派头。读小学时,每有较隆重的活动或仪式,老师都会带领全班同学到这里参加。二十多年后的一个夏天清晨,我再次踏进这座老剧院,里头仍旧坐满了人,但已经不是记忆里的学生。
老人们谈笑喧哗,舞台上一个穿着文化衫的中年男子静静伫立着,像是在等待老人们安静下来,身旁的小桌子上,摆放着即将推销给这些老人们的保健食品。我试着回忆小时候坐在红色座椅上的景象,但很快就被中年男子调试麦克风发出的刺耳声音打断了。抬眼看到剧院二层围栏挂着一条“学有余力则来青蓝”的横幅,上一场在这里举办活动的大概是课外培训机构。
记忆和现实交错,眼前的景象变得颇为奇异。可是想到中国这些年的飞速变化,和媒体上讨论小城缺点与缺乏吸引力的大量报道,这一切似乎又变得容易理解起来。
描述自己的故乡是一件难事,也不常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我想,若在另一座城市待久了,带着不同维度的生活经验去观察曾经熟悉的空间,会更容易体悟故乡正在发生的变化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也是大家或许会感兴趣的事。

2018年7月,浙江临海,早上6点,旧时的台州影剧院内坐满了老人。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可以简单如小学时写日记,由日期和天气开始,记一件小事和心情;也可带上自己的眼光,写写往事与今朝。字数可长可短,短则300左右,长则2000上下。
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1月24日(除夕之夜)23:59
征集作品请发题为“时差项目征集投稿”的邮件至邮箱zhoupl@thepaper.cn,把你的照片和文字放在附件内。
作为征集的第一期,我们希望能发现一些未知的可能,也许会看到老人们的相互交往,也许会看到现下青年的文化是如何建构的,也许会看到人们抚养孩子的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了在春节期间刊发作品,我们还会以此次征集项目为入口,后续通过合作或约稿的方式持续进行这个项目,我们希望此次征集能成为城市漫步栏目的新生内容,期待你的参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市政厅):春节征集|时差:你回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