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丨2020.5.22 – 5.28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丨2020.5.21 – 5.27
两会即是对历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今年的文博界两会代表们纷纷提出了对于工业遗产、文化遗产等领域的提案与建议,小编在此搜集整理了部分工业文化遗产相关的提案,归类为5个版块:工业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制度建设以及云展览与数字化博物馆,分9期推送。
全国工商联:优化非遗政策 通过市场化机制鼓励非遗传承人
关于制定激励性政策,引导非遗产业化发展,打造大国工匠的建议:
(1)对于国家级和省一级的非遗传承人的政府直接补贴政策,建议调整为政府补贴博物馆、机构、个人消费者等收购、收藏非遗传承人的非遗作品,可以根据政府认定的非遗传承人等级确定不同的消费补贴标准。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鼓励非遗传承人精益求精、努力创作出好的作品。
(2) 对于购买非遗传承人作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出台消费税抵消个人所得税的政策,鼓励消费者更多消费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引导非遗产品的消费需求,培养非遗市场规模扩大。
(3)对于非遗传承人,建议地方政府实施所得税减免政策,降低非遗传承人的税负成本,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水平。可根据政府认定的非遗传承人等级确定不同的税收减免标准。
(4)对于海外消费者到中国旅游购买非遗文创产品,可以享有退税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产品走出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5)政府相关部门应围绕国家战略规划,对应文旅产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统筹评估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民族民俗老字号非遗老字号,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消费促进政策机制,通过协助宣传推介、补贴消费等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体验相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重点在于利用政策杠杆去引导非遗文化产品的消费,培育非遗文化市场机制的形成。带动市场关注度,年青一代的认可度,助力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原文传送: http://www.acfic.org.cn/zt_home/2020qglh/2020qglh_qlta/202005/t20200520_236323.html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
本报讯(记者 贾晓宏)传统医药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建议,让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起来”,让中医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更好发挥维护健康之效。
王宜建议,加大中医药项目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的比例。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已公布的4批10类别137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中,传统医药有137项,占9.99%,与中医药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并不相称。中国传统医药的方剂、疗法不下十万余种,而国家级非遗项目却只有百余项。中医药的传承断层导致很多中医项目没有得到好的传承与发展,应加大中医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比例。
王宜介绍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所以传承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很多中医诊疗技术需要长期学习实践方能领悟,而有兴趣、有使命感、愿意传承的人逐渐减少。有些民间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实践中疗效已经得到证实,但尚未获得国家的认可,不利于技艺的传承。增加传承人数量,利于独特中医诊疗技术的传承。如果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国家认可,对申请者的世代传承也是一种肯定,能让许多民间中医药人获得身份归属感。
原文传送: http://bjrb.bjd.com.cn/html/2020-05/27/content_12463635.htm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全国两会期间,再次提出建议,“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作为我们国家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工作,尽早排上日程推进。”他指出,包括东亚的日本和食和韩国泡菜在内,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了六个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中国饮食不在其列。李秋喜强调,中国白酒酿造是一门涉及广泛的综合技艺,完全可以集中表达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科技、传统习俗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中国白酒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够从技艺到记忆,从内部到外部,从国家到世界,推动中国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继承。
原文传送: http://www.chinanews.com/business/2020/05-26/9195164.shtml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工业文化遗产):【汇总】那些与工业文化遗产相关的两会提案(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