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更好地推动空间计量、时空数据科学和时空创新前沿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发展,促进时空创新思维在现代城市治理、智能社会与社会治理、数字经济与产业集群治理、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等领域的集成运用,加强国内外学者、学生和实践工作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空间计量和时空创新社区对于空间计量和时空计算理论模型、数据、方法、软件、技术的实操技能,空间数据实验室、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武汉大学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等单位,共同举办“2021年空间计量与时空创新高级研修班暨国际研讨会”。
研修班将围绕空间统计、空间计量、时空大数据分析以及时空创新思维与技能在现代治理领域的应用开展研讨、交流、研修与实训,支持研修班学员将研究成果制作成为时空模型工作流,推动可复制、可检验和可扩展的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研修班将于2021年7月11日至7月20号,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线下活动在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举行。高级研修班的优秀学员将会被推荐申请哈佛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相关博士生和博士后。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现代城市治理实验室
线下地点: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天津滨海新区双创大厦25F
2021年7月11日-13 日 课程一:空间计量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
2021年7月14日-16日 课程二:空间大数据分析与显示
2021年7月17日全天 空间计量与时空创新国际研讨会
2021年7月18日-20日 课程三:空间数据社会科学研究
Luc Anselin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芝加哥大学杰出教授
Stewart Fotheringham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亚利桑那州立
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
沈体雁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马修军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陈碧宇 武汉大学教授、社会地理联合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韩 旭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现代城市治理实验室办公室主任
空间数据实验室由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武汉大学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中国数据研究所和未来数据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发起,隶属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时空创新项目。该项目旨在推动新一代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开发、空间数据共享、以及时空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人口、经济、环境、健康等应用领域的合作研究。
空间数据实验室主要任务包括:(1)空间数据服务;(2)空间数据分析平台与工具开发;(3)基于工作流的空间数据案例研究开发;(4)空间数据科学培训。
北京大学(天津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与天津市滨海新区共同组建。研究院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双创大厦,以科研与产业孵化为工作核心,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前沿先进技术研发,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信息领域高科技企业,引进聚集高端领军人才。研究院与天津本地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研究院下设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心以及联合实验室等部门。
本次研修班包括三个独立部分,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培训课程。具体课程详细信息详见二号通知。

如果联报两期课程,可以享受9折优惠,如果联报三期课程,可以享受8折优惠。所有报名课程的学员都可免费参加“空间计量与时空创新”国际研讨会。
报名费包括:教材资料费、场地费、午餐费等,均可开具正规发票。
美籍华裔计量经济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李龙飞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微观计量经济学和理论计量经济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主要讲授研究生和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李龙飞教授是理论计量经济学界之翘楚。他在选择性样本分析、多类别选择、非均衡模型、无母数及半母数分析、模拟最大概似推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世界所公认。他所提出的估计及实证方法,为文献所大量采用。李龙飞教授是国际上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最为活跃和有重要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家。
美国ClemsonUniversity应用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数据研究所所长。历任密西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武汉大学社会地理计算联合研究中心(与芝加哥大学共建)海外共同主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城市与区域分析实验室主任。目前担任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常务秘书长、中国留美经济学会常务执行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区域经济学,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双聘教授。主要从事空间计量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和教学方向:区域经济、城市治理、产业集群、空间计量经济学和空间数据科学、空间人口学、公共资源市场设计、数字城市与城市信息化、城市模拟等。出版《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软件应用手册》等空间计量经济学教材。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空间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长三角区域发展郎溪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产业特色小镇发展联盟理事长。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方面的研究,出版空间计量经济学方面的学术专著两部,是我国最早从事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学者之一。
美国George Mason大学公共政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曾任德国Max Planck学会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专家,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空间转型、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和空间统计。
武汉大学教授,社会地理联合计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项目获得者;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GIS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时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交通地理学、时间地理学、智慧交通、交通GIS等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近年来,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博士,哈佛大学地理分析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时空数据分析、城市犯罪和社交媒体大数据的跨学科研究。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担任十余本国际期刊审稿人。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参与编写专著1部。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博士后,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地理信息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是地理加权回归分析软件新版MGWR 1.0主要作者之一。在Geographical Analys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博士(导师:沈体雁),美国芝加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导师:Luc Anselin),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迁移流动与城乡发展、城市计算与城市空间治理、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在国内外SSCI/CSSCI/EI/核心期刊发表一作/通讯论文30余篇。
凡是报名参加本次研修班的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均可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研修班结业证书。
邮箱:sp_econometrics@126.com
最近有朋友问我们:为什么没有及时看到推文?因为微信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点“赞”或“在看”,没有把我们“星标”,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加“星标”,不迷路!看完文章顺手点点“赞”或“在看”,就可以准时与我们见面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数据派):你也关注空间计量与时空创新?这个国际研讨会值得参加丨城市数据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