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城市

文化艺术 第4页

天坛的传说那么多,您听过吗?

阅读(276)赞(0)

北京非遗说丨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民族记忆的重要建构场域。当代民间文学既以口头表演形式生成,也以书面文本形式生成,且通过口头、书面、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它们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节日和仪式为民间文学提供了制度...

学术文摘丨喜龙仁在华交游考

阅读(234)赞(0)

喜龙仁在华交游考  叶公平 5-14世纪中国雕塑 [瑞典]喜龙仁(Osvald Siren) 著  栾晓敏 邱丽媛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9年 喜龙仁(Osvald Sirén,1879—196...

恶劣之地,闭合之环——日本的现代与艺术

阅读(201)赞(0)

古賀春江 《海》1929年 西洋如波,日本如岸,日本的文明便是波拍打岸边泛起的重叠交替的涟漪 冈仓天心 『東洋の理想』 偏居太平洋一隅,似乎是日本那特殊的地政学关系,让黑格尔式的“历史形而上”反复在这里找到归宿。[1] 自明治维新,将将三十...

没人会尊重一个文化上自我糟蹋的民族

阅读(164)赞(0)

摘要:真正强大的文化一定又精又深。比如唐诗宋词、维也纳音乐、俄罗斯文学。只有在精深的文化中,才会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现,社会文明才能整体提高。 —— 冯骥才先生 古村公益行,我们在行动。 —— 古村落保护联盟 保持中华文化的底蕴 我们必须正视...

学术文摘丨2017-2018年中国宗教美术研究新趋势

阅读(171)赞(0)

《艺术探索》2019年第2期 2017-2018年中国宗教美术研究新趋势 郑   弌 近年来宗教美术研究既延续了以往学术传统,同时有着诸多新发现与新进展:敦煌美术的回顾与展望、丝路佛教与藏传佛教美术新探、西南石窟新发现、...

学术文摘丨论彼特拉克登旺图山(上)

阅读(182)赞(0)

《文艺研究》2019年第2期 论彼特拉克登旺图山 (上)   于润生 彼特拉克在一封信中记录了他1336年登旺图山的过程和感受。布克哈特等后世学者多以此信为依据将这次登山事件看做现代欧洲人对自然进行审美观照的起点。然而,如果将这封...

学术文摘丨论彼特拉克登旺图山(下)

阅读(165)赞(0)

《文艺研究》2019年第2期 论彼特拉克登旺图山 (下)   于润生 3. 青年诗人与白头君主   再次回到彼特拉克信中这句话:“一个白头的君主可以登高山而不受谴责,一个青年以私人身分登高山自然更可以为此而得到原谅。” ...

众智营城 | 走近古琴,聆听“华夏正音”

阅读(126)赞(0)

日前,“清微澹远——中国古琴文化展”亮相中国园林博物馆。向观众呈现古琴的发展、斫琴的工艺、演奏的技艺、古琴与园林等艺术的融通。让观众走近古琴、了解古琴。 古琴 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作为“华夏正音” 寄寓了中国千年的正统思想和文化 以...

北京世园会中国馆藏着一幅“活”的《千里江山图》

阅读(240)赞(0)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北京世园会中国馆藏着一幅“活”的《千里江山图》 师法自然,传递生态文明。2019北京世园会将中国馆打造成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但是你知道吗?北京世园会中国馆的秘密远不止于...

寂寞人说寂寞空,唯剩人空且独行。

阅读(184)赞(0)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皖南派):寂寞人说寂寞空,唯剩人空且独行。 文字〡左左 假期在家,常发思古之幽情, 而读书喝茶,就是一个很好的凭籍。 古人喝茶,对茶具十分重视,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