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中庸之美,盛世道法
【第1069期】

何谓道:一阴一阳称为道。道阴阳平衡,黑白分明,坚持与放弃。何谓中:适可而止,不多不少,泾渭分明称为中。传统的农业文明基本延续着这样一个大的宇宙(天、地、人)与小宇宙中的乡村(家、祠、村)形成一个我们今天所说的天人合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庸之道,九州之贵。

图片选自网络
中庸指什么呢?就像我们步入原始森林,森林上千年上亿年,可是森林生命盎然,生机勃勃。植物、动物、微生物一直紧紧地围绕着阴(月亮)阳(太阳)的恩惠。动物强弱的划分,微生物的平衡,阳光、雨露、风霜、空气不停变幻,碳磷钾与有机质四季变化,自然灾害不定时发生……这极为复杂,然而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以中庸的状态守护着森林的平衡,这种原理人们百思而不得其解。而真正运用与了解了其中庸之道的只有东方的农耕文明。

图片选自网络
1987年由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出资,似乎想解剖森林(大自然)理论,他们用了八年时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市大沙漠,建造一个人造封闭的生态系统,面积1.3万平方米,耗资1.5亿美元。整个实验是以再生地球为生态实验,圈内有4000个物种、森林、海洋、农地、沙漠、丛林、沼泽等等。实验结论是失败的,这证明了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地球目前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维生系统。大自然并非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复杂巨大的系统关联中,可能每一缕风都是生命所不可缺的,人不是万能的,人类要珍惜大自然,也告诫我们人类智慧今天根本无法替代地球、阳光、雨露、风和日丽、四季轮回,这是我们生存之本,生物圈二号的失败主客观上有三个方面:
1.商业投资造成人流络绎不绝不绝,给人一种缺少科学严肃性的印象。现在人们再次利用科学进入市场,设施农业,精确农业,智慧农业就是生物圈二号的遗承。
2.人类快速发展,人们也一直在探索地球生态系统其中的平衡,可理论实验仍然不充足。迄今为止中国5000年的农耕文明才最接近科学。
3.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千年的社会实践与探索,东方中庸之道,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生物圈二号在说明什么?就是人与地球之间的中庸关系, 适度关系,平衡关系,可持续关系。
传统农耕文明,对今天的文明人来说似乎就是中庸之道的典范。今天我们为何说“伟大复兴”,这个无疑就是指的长达5000年左右的文明。这种文明的特征是什么?一是先进生产力,二是人与环境平衡,三是时代的领航者,这是文明与伟大的特征。农耕文明这种特征仅仅是农业吗?这可能就是大家对中国的陌生,甚至连《新华字典》也是错误的解读。农耕文明指的是农业、手工业、制造业、文化艺术金融等等一二三产的融合,是指一二三产均处在一个中庸的平衡与发展之中。

如同今天我们说的传统就是过去落后的代名词,这也错了。也是对传统误解,传统是经典,传统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传统是文化的明灯。这就是“传与统”的真正的含义。
我们的丝绸之路所贸易的的难道是粮食?不,是手工业、制造业,是瓷器茶叶,是纺织,是金融投资。郑和下西洋,那时西方人把中国的任何产品都当作奢侈品,这些才是我们农耕文明的内涵。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城市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是同时出现了乡村空心化、农民土地荒漠化,乡村生态受到破坏。城市强大了,乡村衰败了,阴阳失衡,这肯定不能称之为中庸之美。

因为对农耕文明的误解,我们城乡两级失衡;因为对先进生产力的误解,我们对环境前所未来的破坏;因为对农业的误解,我们步入了远离城乡平衡的时代;因为对阴阳之道的误解,让我们文明与文化的光辉被掩埋……“礼失求诸野”,万物始于道,传统乡村不仅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更是生态、文化、哲学与宗教信念的引导者。故我常说的一句话“乡村,未来中国的奢侈品”,因为我了解 5000年中国,更理解“伟大复兴”的内涵。这种文明是5000年的传承与今天的现代文化的融汇,形成这个世纪的农耕文明。

传统不是过去,而是未来的希望之彼岸。
这种文明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更是长达9000年的土地文明。
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