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锡坑村那些老房中游荡,偶然看到一古厝,据个人猜测应该是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侨房,其山墙上四个字:“㿝山世㚖”,写得苍劲有力。
但就是简单四个字,竟考倒了我,只认得中间两字!“㿝、㚖”,生僻得很,在手机上,也难拼写出来,两个字都冠上了白头山,下面分别套上“厶”“大”。恐怕懂得人是很少。看样子撰书者,也是不按规矩出牌,喜欢吊人胃口的行家!
我以为是遇到“虫二”风雅,好奇害死猫,便求助诸路豪杰。
(图1)
靠万能的朋友圈,终于弄懂两个字,㿝 同香, 㚖读gǎo,意为泽,朋友云:或古人以水色为白,大水(白)成泽!
求得正解,四字为:香山世泽!
泉南人家习惯住宅门楣阐明其祖上渊源,“瑶林衍派”(许)、“延陵衍派”(吴)、“燉煌衍派”(洪)、“浔海衍派”(施)、“ 钱江衍派”(施),四大姓氏构成龙湖本土的基本族群,这锡坑是吴姓聚居地,这香山与吴氏有何关系?又是哪里的香山?
龙湖文化历史渊源深远,现在还是有许多行家好手的,某人考证其典故为:
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古迹一》:“采香逕,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於香山,使美人泛舟於溪以采香。今自灵巖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涇”。
又诗云:
香 山(吴王种香处)
南宋·范成大
香山径里木兰舟,
嚼药吹芳烂熳游。
落日青山都好在,
桑间荞麦满芳洲。
说起龙湖吴姓人家门楣,笔者这几年还是有所发现的,龙湖吴姓有西吴、东吴(吴厝)的村落,还有南吴八乡的称谓,大部分的吴姓家宅门楣上都刻“让德传芳”。
(图2)龙湖某民居民国晋江县长丁维禧题额
(图3)西吴某民居
图2为常见的“让德传芳”,是民国晋江县长丁维禧所题,而图3则为“德让传芳”,一为“让德”,一为“德让”,都为纪念春秋季子的故事,但赞扬的角度,并不同,各位看家自个琢磨。
我在西吴某古厝上竟看到“德让传芳”的楣刻(见图3)。好奇之中探访得到一件民间秩事,据当地耄耋的介绍,也算是历史上一段佳话。
民国初,西吴某乡绅为赴吴氏宗亲会聚会盛事,请动同宗乡谊清末状元吴鲁为之题字,不知吴状元当时何等心思,竟题额:“德让传芳”,西吴人也欣然携程前往,会上一展,一片哗然,但毕竟是吴状元有满腹经纶,手下之金字,常人不敢非议之!
西吴某古厝大门楹采用之,便留下这故事!我曾向吴鲁一后人求证此事,世事沧桑,已无法证实。不知西吴该楹刻是否吴状元之笔迹,幸笔者一朋友收藏吴鲁一真迹,诸位行家,帮忙鉴定比较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龙湖记忆):“㿝山世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