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定于12月10日在三亚召开。住建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刚刚于4天前检查了三亚全国“双修”工作现场会筹备情况。中国城乡规划行业网三亚“双修”项目报道组自9月份以来配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双修”项目组工作,就三亚“双修”工作开始进行关注与报道。9月12日下午,报道组针对“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主题对黄艳副部长进行了专访。现将访谈内容做一整理,以飨读者。感谢黄艳副部长百忙中审阅并授权发布!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来认识。首先共同的问题就是城镇化。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00年36%快速提高到2015年的56.1%,15年的时间城镇化率增长了20个百分点,许多城市现在已经度过了高速发展期,城市开始转向内涵式的发展,修补更新工作的重要性显现出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预言: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新技术会带来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型,发展方式的转型;中国占了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城市的发展建设,无论是从需求还是供给层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这不光是影响中国还可能会影响世界。我们的城市在如此快速地扩张过程中,会创造新的发展成就,也肯定会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河流污染、山体破损、湿地被占,城市里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更是困扰着人们。城市里功能配套尚未健全,生活有诸多不方便,职住分离现象严重,交通问题很糟糕,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堵车。进一步会发现城市短板暴露得非常明显,比如在社区层面,房子建了,但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不到位,垃圾污水的处理、水暖电气热的供给等设施没做到位,小学、中学、医院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没配置到位;再比如,没有足够的公共空间,群众的广场舞都跳到立交桥下面,我们的大爷、大妈们在边角地上活动,让人心疼。
其次,还有很多城市管理的问题。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轨道交通建了以后,轨道线路之间、轨道和公交之间、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接驳换乘特别不方便等等。在城市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诸如此类洒汤漏水的现象非常突出。
城市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一个原因是速度太快了,另外一个原因是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跟不上,治理能力不到位。目前城市建设发展的理念和方法到了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期就是要从大规模扩张型的粗放发展回过头去补短板,做优存量的问题,我们过去做了但没做好、没做完善的,我们要回过头来完善,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到了一个做优存量的时候。
转型期怎样做?我们找到了一个途径,就是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这要求我们自己工作方法要转型、理念要转型、规划要转型、建设管理要转型。
再说城市修补。城市修补是以规划设计为基础,有几个重要的方面必须首先做好规划。
第一就是要完善功能,包括交通功能、市政功能、公共服务功能、居住和就业的功能。过去规划有这个内容,但功能体系不完善,原因可能有规划理念不对的地方,或者可能规划理念不错,但建设没有按照时序建,或者建得好但是系统内部的配套不到位,有些公共设施建好了但被挪作他用或管理维护不善,不能很好惠及民生等等,所以修补功能我认为是城市修补一个非常关键的方面。
第二是修补过去的短板。需要针对一定的范围,不是光整理几栋房子几条街道,而要在一个范围内根据市民的需求去评价它缺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修补功能、修补短板是一个系统工作。
第三件事就是城市修补具有特别明显的社区功能。我们过去的规划是自上而下的机制,从上面往下做规划,然后一层一层地去落实。存量规划就行不通了,“存量”既然是老百姓住的地方,你要去修补一定要跟老百姓商量。对规划师来讲,就是工作方式的转型。过去技术人员更多地面对图纸作业,知道技术是什么,知道管理是什么,但是很容易忘记了社会是什么。今后你要会跟市民打交道,你要知道他想要什么,市民的需求能否满足是检查、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标准。而且规划师不光要知道他想要什么,他们是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应该怎么组织,怎么做群众工作,怎么去听取群众的愿望,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等等这些都要学习了。我们规划的技术人员要更多地向社会工作者转型,大量的工作放在社区,宣传规划,去跟社区民众商量规划的实施。所以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修复,需要重视社区共治,注重社会和谐的营造。
城市总处于发展变化中,这次三亚的工作释放了我们规划理念、规划方式转型的一个信号。“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将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这个长期的工作,对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规划技术人员,以及规划建设管理的方式都会有一个全新的要求,需要我们现在从思想上、理念上、学科发展上、技术方法上开始探索转型。否则我们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也跟不上老百姓的诉求。
现在借助“规划中国”这个信息平台,向政府体制内的规划工作人员、规划公务员、规划管理者和政府体制外的技术人员发出倡议,规划工作要主动地转型。把我们掌握的理论、技术、方法全力投入到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中去,为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致谢:
本次采访活动得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保军院长、张兵总规划师的支持与帮助,谨致谢意。
统筹:China-Up三亚“双修”项目报道组. 记者:王伟英
相关链接: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靠谱人助力三亚解放路颜值担当,看骑楼风光重新扮靓鹿城•景观篇+交通篇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靠谱人助力三亚解放路颜值担当,看骑楼风光重新扮靓鹿城•建筑篇
•“双修”,让城市更美好——三亚“双修”总规编制者详解城市发展蓝图绘制始末│实践探索
• 中规院驻场倾力支持 三亚“双修”项目顺利落实——“规划中国”开启现场系列报道
•住房城乡建设部黄艳副部长调研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要闻
•“‘双修’让三亚更美好”——三亚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规划项目系列报道•壹:住建部领导高瞻远瞩 运筹帷幄
•“双修”纵横谈(上):张兵:三亚“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介绍│会议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