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局长访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猛: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自然资源报”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

电话:010-68047618

网址:www.zrzyb.net

中国自然资源报微信平台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干线流经最长的省份、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湖北省2019年自然资源工作会议提出,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猛。



严守底线,聚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张猛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发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1周年,也是湖北自然资源系统深入贯彻“两统一”核心职责的开局之年。立足“守底线、优服务、强基础、求突破”工作布局,今年重点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统筹安排:

  • 聚焦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落实落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规矩。

  •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开展全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按照“多规合一”的要求,9月底前完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推进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在长江沿线选择8个市(州)、8个县及1000个村开展试点。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监督实施制度,以及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实施全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整合各类用途管制依据,优化用途转用审批、许可程序。加快推进武汉、宜昌、荆州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纠错机制试点。

  • 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有量72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888万亩的红线。严格实施以耕地产能为核心、数量质量并重的占补平衡管理模式,完善占补平衡政策。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划定任务。

  •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启动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总体规划编制,加快编制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按照保证安全功能、突出生态功能、兼顾景观功能的次序,启动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研究制定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政策、标准,建立项目库、专家库。探索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补偿制度。围绕全省长江干流两岸10公里范围及“三区两线”,压实地方政府和矿业权人的责任,完成359处矿山、2486.3公顷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在全省选择部分市县扩大国土综合整治试点。

  • 严防自然资源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推进“四化四全”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协调统一的顶层设计,完善项目、资金、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在技术手段创新、调查监测预警方面实现突破。开展土地违规抵押融资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探索土地储备制度转型创新,规范土地储备规模、机构管理和土地专项债券发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持续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探索矿产地储备工程以及页岩气商业勘探开发,提升能源风险防范能力。




精准谋划,推动区域和产业协调发展


  作为省政府的职能部门,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张猛表示,要以要素保障精细化、政策措施精准化、产业建设精品化、项目谋划精确化推动区域和产业协调发展。

  1. 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精细化。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引领作用,优先将“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中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合理安排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专项行动,主动对接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摸清资源需求现状,优先保障“一芯”高端智能发展、“两带”绿色创新发展、“三区”振兴转型发展的自然资源需求。创新产业用地政策,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积极推行“标准地”出让。

  2. 自然资源政策措施精准化。研究制定自然资源服务“一芯两带三区”战略的实施意见,统筹差异化供地、占补平衡、特色资源开发、生态修复、生态补偿、“多审合一”等政策措施。委托下放审批权限,在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开展省政府委托土地征收和农用地专用审批工作,健全下放审批和监管服务统一协调机制。根据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条件,编制“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发展图,推动自然资源全要素科学配置与各市州优势互补、错位竞争、集群发展。

  3. 自然资源领域产业建设精品化。瞄准“一芯驱动”,大力培育发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制定实施专项发展规划,开展年度行动。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为重点区域,积极跟踪对接武大吉奥、光谷北斗、武汉导航院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建立地球空间信息平台、地球空间信息产品、地球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三大产业体系。瞄准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一批森林康养、草原观光、湿地经济、赏花经济等生态服务业。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培养认定一批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园区、林业特色优势区和森林食品示范企业。

  4. 自然资源项目谋划精确化。依托功能定位和地方特色,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重大项目。实施长江经济带自然资源全域调查工程,全面真实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资源禀赋和开发潜力。开展宜昌市磷矿国情调查试点。实施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试点重大工程,对重点区域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破解“化工围江”困局。实施国土绿化工程,推进长江两岸造林、长江防护林、精准灭荒、湿地生态修复等十大专项工程。实施地质找矿工程,聚焦三稀战略新兴资源,在鄂西绿色发展示范区推进绿色勘查,在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实施深部找矿。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开展三峡库区斜坡劣化带治理、丹江口库区地灾防治等七大专项工程。



推动融合,为重大战略和任务提供保障


  今年是湖北省自然资源部门组建运行的第一年,张猛认为,要在创新上多动脑筋、多下功夫,积极推动理念、能力和技术支撑融合转变,为履行好“两统一”核心职责、落实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提供保障。

  • 夯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基础。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开展夷陵区自然资源资产“山水账”试点。启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开展自然资源定性、定量评估工作。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制度,推动各级政府做好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工作。协同做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索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建立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

  • 优化资源供给。总量上,保发展空间。实施“增存挂钩”机制,完成自然资源部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实行增减挂钩拆旧区和建新区分离管理,规模不设上限,探索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交易。时序上,保当年、保开工。实行“统一规划、分期供地”制度,提高用地效率。

  • 优化营商环境。梳理调整行政职权事项清单,优化行政许可服务,推行边界管理。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对26种重点不动产登记类型,推进信息共享集成、流程集成、人员集成,全流程压缩办理环节和时限。深化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全面实现“一窗联办集中服务”,力争2019年底实现全省不动产登记一般登记、抵押登记5个工作日内办结。

  • 加强执法监督。突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创机制,实施“增违挂钩”,倒逼地方政府依法用地。探索建立自然资源“执法+职能专项”全领域监督体系,推动职能部门深度参与执法工作。树权威,对重大典型案件,省级立案查处一批、挂牌督办一批、公开通报一批。

  • 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示范省创建。围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资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等,拓展创建外延,更新创建标准,完善实施方案,加快形成节约集约系统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统筹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新老改革试点,加快出成果,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政策。对自然资源领域的新业务、新任务,在全省主动铺开试点工作,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迅速起步。



往期回顾






稿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视频征集活动开始了!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踊跃投稿!

我们将在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号、大屏等平台上开设专栏,在9月30日前随时刊发收到作品中的优秀短视频。

投稿时间为:即日起至9月30日。

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拍摄内容:在视频中寄语祝福新中国成立70年。视频中要介绍自己或介绍工作、拍摄地点和正在做的事情。并在视频结尾前加一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可以多提供相应视频素材,如展示工作场景的镜头,只要够紧凑、有趣或有故事。请同步提供视频相关文字。敬请留下联系方式。


期待你们的参与!



自然资源报刊征订进行中!

全年均可订阅~

2019年1月1日起,《中国自然资源报》支持智能手机端同步原版阅读,当期报纸当天看往期报纸即翻即览,价值文章随手评论、收藏、转发,附赠百余种期刊杂志、有声读物,读报互动积分有机会兑换神秘礼品哦……请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2,全年定价456元。


2019年度《自然资源通讯》《中国土地》《中国不动产》杂志为自办发行,订阅详情见杂志内页“征订启事”,或致电010-68047627/010-68047643索取订单。


欢迎自然资源系统负责新闻宣传的朋友加入

【厅局长访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猛: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申请时请备注“单位+姓名”,核实后入群

欢迎自然资源企业的读者朋友加入

【厅局长访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猛: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申请时请备注“单位+姓名”,核实后入群


本期编辑:赵志坤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厅局长访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猛: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自然资源报):【厅局长访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猛:把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