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自然资源报”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
电话:010-68047618
网址:www.zrzyb.net
中国自然资源报微信平台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自然资源部日前通报,自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印发以来,违法填海由通知印发前7个月187.48公顷,骤降为通知印发后5个月0.94公顷,今年上半年仅2.15公顷,均已依法查处。乱填滥围“向海索地”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与此同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自然资源部透露,辽宁丹东等10个城市正有序开展蓝色海湾整治。
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既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严峻形势下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14%的国土面积,承载了40%的全国人口,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过去,围填海能缓解用地紧张、拓展发展空间,对经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但是,“向海索地”催生了大规模围填海活动,产生了“失序、失度、失衡”等问题。2017年启动的围填海专项督察发现,沿海各地未批先填、填而未用、违规改变用途等违法违规围填海现象比较普遍,违法审批、监管失位等问题突出,围填海空置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天津市2002年以来累计填海27850公顷,空置19202公顷,空置率达69%;河北唐山曹妃甸区一度填海造地2万多公顷,由于落地项目少,空置率达58%。
此外,大规模围填海活动还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突出。滨海湿地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是珍贵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是,由于大规模围填海,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2009年~2013年)结果,我国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比2003年第一次调查减少了23%。湿地破坏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明显减退,鸟类种群数量不断下降,野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例如,渤海对虾资源已由上世纪70年代年产30多万吨下降到不足千吨。
当前,人类已进入综合开发利用海洋与保护治理海洋并重的新时期,海洋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战略地位越发突出,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内容,即“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做强海洋经济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如同人之双拳、鸟之双翼,不可偏废,这就对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更高要求。
做强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当下,应改变海洋经济粗放发展现状,促进海洋资源严格保护和集约利用,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此,首先应强化用途管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制定实施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规划,以保护优先、集约利用为导向,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优化海岸带开发保护利用格局,强化落实海岸带空间管控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印发后,沿海省份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控措施,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审批,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这一年来全国违法填海面积骤降,正是“史上最严”围填海管控措施迅速收效的体现。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洋强国应以生态为本,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守护好蓝色家园。我国正同步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其中“蓝色海湾整治行动”2016年开展,首批确定18个试点城市。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将会让更多地方换种方式“靠海吃海”,走出绿色发展新路。例如,浙江温州市洞头区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沙滩整治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三大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还激发了生态经济。2018年该区共接待游客7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8亿元。
“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七彩缤纷的珊瑚,目不暇接的鱼群……”在电影《麦兜故事》里令麦兜魂牵梦萦的海洋美景,也曾让电影外的无数人心驰神往。随着海洋强国战略加快实施,随着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日见成效,碧海蓝天、水清沙白的美好图景必将在更多地方变为现实。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视频征集活动开始了!欢迎各位读者朋友踊跃投稿!
我们将在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官方微博、微信、今日头条号、大屏等平台上开设专栏,在9月30日前随时刊发收到作品中的优秀短视频。
投稿时间为:即日起至9月30日。
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拍摄内容:在视频中寄语祝福新中国成立70年。视频中要介绍自己或介绍工作、拍摄地点和正在做的事情。并在视频结尾前加一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可以多提供相应视频素材,如展示工作场景的镜头,只要够紧凑、有趣或有故事。请同步提供视频相关文字。敬请留下联系方式。
期待你们的参与!
2019年1月1日起,《中国自然资源报》支持智能手机端同步原版阅读,当期报纸当天看,往期报纸即翻即览,价值文章随手评论、收藏、转发,附赠百余种期刊杂志、有声读物,读报互动积分有机会兑换神秘礼品哦……请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2,全年定价456元。
2019年度《自然资源通讯》《中国土地》《中国不动产》杂志为自办发行,订阅详情见杂志内页“征订启事”,或致电:010-68047627/010-68047643索取订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观察家】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