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一、工作背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我们生活环境好了,才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而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国土生态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土壤、水的污染、土地低效粗放利用问题、各种资源的过度利用等等,需要通过统筹谋划,来系统修复和有效监管。这是现实的需求,也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全面开展的大环境和机遇。


从国家层面来看,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是予以高度重视的。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点内容之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两山”论是生态修复工作要遵循的工作理念和基本思想。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明确了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职责。在十九大四中全会中提出了要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加强山水林田湖草各自然要素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保障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五级三类”规划体系中的专项规划,定位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的统筹谋划和总体设计,是一定时期内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活动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规划是以实现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生态功能提升为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一定时期区域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内容、项目、资金和时序进行的统筹安排。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已经先后部署安排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信息平台或者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对各地区在生态修复方面重点关注的重要内容做了安排,包括部署各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工作,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美丽海湾和蓝色湾区建设,推进海岸线生态修复和重点海湾整治等工作。因此,科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引领国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性、系统性修复,有序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是当前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二、工作思路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编制,必须与国土空间规划充分衔接,结合已有的专题研究成果,采用资料分析+访谈+调研的方式,对国土空间生态系统内各生态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识别整治空间以及规划期内的核心问题,分析整治修复的潜力,确定规划期内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部署安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及策略,建立健全实施保障机制。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技术思路图


编制生态专项规划,要充分利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双评价”、“双评估”以及自然资源调查、“三调”等开展研究区域的现状评估,同时可利用遥感影像等数据来分析规划区与周边区域生态纹理的差异;选择相关指标,对生态完整性、立地质量和生态敏感性等内容进行分析和测算;在现状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分析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生态修复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定位;根据指标和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修复策略,并对规划区域进行生态综合分区和管控分级,针对不同分区和分级采取不同的管制和修复措施。同时,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系统修复的要求,结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空间划分,在全域尺度和城乡尺度制定具体的修复内容。此外,规划目标应能考虑实施的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建议按近期、中期和远期系统谋划,每个规划阶段要对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工作调整和完善措施,指导下一期修复工作的实施,使得整个生态修复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按照以上这个工作流程和思路,从基础调查与评估、规划总体思路、重点修复空间识别、规划任务与措施、重大工程与投资需求、组织实施保障几个重点内容进行规划编制,形成规划成果。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三、工作成果



专项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成果要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所以要按国土空间“一张图”相关要求构建数据库。此外,专项规划是指导具体项目实施、执行和落地的规划,强调实施和监督,所以还应包括工作开展的项目库、政策建议和工作指引。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四、实施保障



为了保障规划编制顺利开展,从组织、技术、机制和经费四个方面着重考虑。组织保障方面,包括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协同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和专家顾问团队、建立顺畅的业务沟通机制和公众参与的平台,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技术保障方面,包括由专业技能与相关规划编制经验、科研技术实力雄厚的技术单位联合组建技术团队,成立专家咨询小组;机制保障方面,建议建立业务交流机制,加强与各地区、各相关规划编制单位的信息交流,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对生态修复工作的认识和关注,吸取公众对生态修复工作的建议;经费保障方面,建议将工作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保障规划编制顺利进行。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五、系统建设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涵盖的范围是全域全要素的,落实到具体的实施层面,将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基于现实存在的这些问题,针对具体整治与修复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构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系统:通过建立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一个库、一本账、一张图”,理清家底、明晰格局;并提供整治与修复“一张图”应用、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监测预警和统计分析等应用模块,对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与预算、实施、竣工验收和后期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监管监控及信息共享。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系统设计




以问题为导向,立足规划和项目实施两个角度的需求,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本系统,收集整治与修复所需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类数据等数据,通过数据整理和数据共享的方式形成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一张图”数据库及目录体系,面向省-市-县三级用户提供“一张图”应用、规划管理、项目管理、综合评价、监测预警和统计分析等应用,实现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系统功能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系统,集成整治与修复一张图应用、规划管理、项目管理、动态监测预警、综合评价、信息共享、移动巡查等应用模块。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整治与修复“一张图”应用


汇集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数据和社会经济类型数据等内容,提供图形浏览、项目信息、对比分析、专题图、查询统计、成果展示等功能应用,辅助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


规划管理


建立规划编制项目管理和规划信息公示及归档管理两大应用模块,对生态修复相关规划编制成果进行管理和利用。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项目管理


以当前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管理实际需求为导向,研发包含年度计划管理、项目库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料管理等功能模块,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与预算、实施、竣工验收和后期管理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监测预警


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监测预警,建立环境因子监测预警和项目信息监测预警两大应用模块。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综合评价




建立可行性分析和整治成效综合分析两大功能应用。分别在项目实施前进行可行性分析,筛选最适宜生态修复的项目区域;在项目验收后对监测指标数据进行多方位对比分析,辅助项目的整治成效评估。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共享


建设信息共享接口供相关系统集成和调用,提供整治修复规划信息共享、整治修复项目信息共享服务,促进成果应用。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移动巡查


建立后期管护任务管理和移动巡查(终端)APP,提供账号管理、项目信息浏览、移动巡查、地图定位功能应用,进行项目管护巡查。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建设成效




通过系统的应用,可以解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类型多、项目信息与材料管理分散,生态保护修复与自然资源其他业务关联薄弱,项目监管信息不足,管理效率低,以及缺乏整治修复成效分析展示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实现:


全类全程数字化


摆脱传统业务模式,生态修复全类型及全过程数字化,信息数字存档,可追溯、可留痕。


评价分析智能化


提供建立前期生态修复可行性评估模型和后期的生态修复绩效评估模型,实现评价分析的智能化。


过程管控精细化


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上级监管单位可实时查看项目各阶段信息。


监测预警实时化


系统内置多种模型算法及预警,系统适时自动推荐预警信息。


作者简介:


刘娜,国地科技副总裁、高级工程师、中国土地学会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协会常务副会长、土地整治事业部总经理。


主要研究领域是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专题研究、专项规划与项目策划、设计等。先后主持城乡增减挂钩、拆旧复垦、矿区修复、河道整治、土地复垦、垦造水田、高标准农田等土地整治工作650多项;主持土地整治规划、耕地质量评价、统一上图入库等工作60余项;主持垦造水田和耕地提质投资标准、城市更新、土地资源承载力等课题研究。作为评审专家参与土地整治方面技术规范及指南的论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等业务有着独到见解。目前正在主持市县级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方面的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申报及策划。


参编人员:吴本佳、王艳阳

责任编辑:林冬娜、邓小云

文章审核:罗伟玲




往期推荐
解读

《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方案》解读

云讲堂

大数据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云讲堂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的重点难点


国地资讯聚焦国内外自然资源、城乡发展、生态环境行业,致力于宣传热点政策,分享新鲜资讯,展示研究成果。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

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
关注“空间规划大数据联盟”给你想要的资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地资讯):云讲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及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