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五四青年节
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
同济遗产青年
传五四精神薪火
谱青春壮丽之歌
不负伟大时代
不负青春韶华
近日,同济大学公布了2024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土空间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荣获2024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两年前的春节前夕,大雪初霁。在被誉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平遥古城,习近平总书记登城墙、走县衙、逛古城,再次谈起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
而平遥古城得以完整保护的背后,是包括董鉴泓、阮仪三、邵甬等一代代同济遗产人60余年的长情陪伴,从青年到先生,他们深刻诠释着对于同济精神的薪火相传。今天,同济遗产青年们仍然朝气蓬勃、砥砺前行。
国土空间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依托同济大学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平台,以“济人、济事、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团队由邵甬教授领衔,成员由规划院中、高级工程师以及同济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青年占比超过60%。
团队长期坚守城乡遗产保护与更新实践领域。近5年,主持参与区域性遗产资源保护规划,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多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等将近百项,获省级(含)以上奖项十余项。
坚持学术引领。在学界首次提出人居型遗产概念和理论体系,并在平遥、丽江、澳门、江南水乡、皖南古村落等地进行在地实践。在科技部、住建部、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等重点支撑课题中,与多方技术团队合作,逐步形成遗产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规划理论与方法。
躬行实践,优化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团队以项目实践支撑理论课程,在国家重大课题、项目实践中重点培养青年成员从参与学习到独当一面的能力。团队青年在《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CIAV等国内外知名期刊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
团队主持参与了国社科重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并长期服务于遗产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近5年获得:国际卓越规划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6项。
坚持共建共享,促进学术交流。团队组织(参与)举办了多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与公众活动,积极扩展同济遗产的影响力。
响应学校号召,组建了以同济青年为主体的盐马古道课题组,提出“以文化遗产复兴助力云龙乡村振兴”的“同济方案”,这一方案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肯定和多次关怀,这也激励着同济遗产青年不断努力,继续向前!

无奋斗,何以为青春?
不拼搏,何以报韶华?
一代代同济遗产青年,
在保护中华大地历史遗产的征程上,
前赴后继,奋勇争先!
把奋斗的华章
写在祖国大地上!
图文丨耿钱政
编辑|宣传办
审核丨邵甬、刘颂、肖达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同济规划TJUPDI):喜讯|我院国土空间遗产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荣获2024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