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第1252期】

2011年4月份,我们准备启动“郝堂茶人家”改造工程,那时李昌平老师的资金互助已经有了,垃圾分类工作也开始了,土壤改良方案也落地了,进村的7.5千米道路也开始修建了。农民旧房改造与建设准备开始,但谁家先做?很难,于是时任村主任胡静动员一组组长张厚建(简称老张)先做,私下多补给一些,做了半天工作老张终于答应了,老张在城里做过装修,懂一点,沟通就不难。第一户改造的示范户,就像城市房地产样板房一样,非常重要。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一、功能


(1)此房原为两间房,后改为三间,主要因为自古民间盖房采用一、三、五、七、九等单数,从没有双数,双数就没有中堂,有中才能有偏房,才能平衡、中正、中庸,有中堂才能叫房。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2)因为两房间,就没有建卫生间,楼道设在室外,上二楼要从房子外面上,下雨下雪天以及夜间上下楼极为不便。于是准备改造成三间房,把楼梯调到房内,留下卫生间与淋浴间,二楼增加一个阳台,另外把一层的大门加固。遇到地震与火灾时候,墙倒门不倒,门是人逃生的最重要的出口。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3)此地年降水量在1000~1300毫米,降雨量决定房子的坡顶样式,坡度最少约要5°,屋檐长度600~900毫米。可是老张家的房子是平顶,房檐为30毫米,完全是不适合的做法。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有些问题在乡村普遍存在。这次改造三间房全改成有坡度的屋顶,屋檐长600毫米。建筑的风格与形式基本由本地的降雨量与气候变化所决定。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4)农民房子多带有小院、菜地,有烟火味,充满田园感,可是张家房子外围建了一个围墙,与外面隔离,院内养猪,厕所为坑式厕所,因为围墙,院内又不通风,潮湿,有异味如同“囚”。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围墙扒了,在门前左边又挖了一个水塘浇菜,用本地树木做了美化,使得整个院落错落有致。一瞬间张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门前水塘中养鱼,该池塘也是净化池,把厨房生活污水净化后排入池中,水不浑,可养鱼,也让水可流入大河中。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6)在院子右侧又建了一个分男女的水冲卫生间和一个养猪房,门前的大树一棵都没有砍伐,并且又补种了本地落叶树种,池中还补充了一些地方水草等,主要用来净化水源。原房没拆,只是加了一间,原有白色瓷砖保留,只是改造与加固,树木与配房保持原状,保留室内装潢结构,还有院里的三间房子进行了改造。改造时间约花了三个月,投入大约6万元。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房子改造完了,张厚建心中期待的儿子、媳妇与孙子全部从城里返回家,三代同堂,安居乐业。他们开办了农家乐。没人来种田,来人就开农家乐,闲时进城务工,这大概就是我期待的田园式的农民生活。


老张家的房屋改造一下子吸引了村民与游客的围观。全村也因为老张的示范作用,全村掀起了改造的热潮。老张家一下成了网红,一批又一批城市人涌向老张家。一个老旧的房子在我们(孙君、鲍国志、李如道、方洪军)的努力下,终于看到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合环境又适人居的模样。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手绘乡村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想要了解更多图书相关内容请联系: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010-64429281

《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绿十字):《手绘乡村》孙君作品——郝堂一号院改造过程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