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7月31日对外宣布,中国将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这一工程有望写入“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力争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
陆克华介绍称,住建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按照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稳步推进,并确定了在沈阳、哈尔滨、包头等10个城市试点,计划3年内建设地下综合管廊389公里,其中今年将开工190公里,总投资351亿元。
住建部统计,今年全国共有69个城市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约1000公里,总投资约880亿元。
今年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明确了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和职责分工。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仅可以逐步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用好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满足民生之需,还能带动有效投资,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据专家测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分为廊体和管线两部分,每公里廊体投资大约8000万元,入廊管线大约4000万元,总造价每公里1.2亿元。按目前的城镇化速度,未来三到五年,预计每年可产生约一万亿元的投资。
如此高的投资,意味着综合管廊将成为继棚户区改造、高铁、水利之后,中国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投资重点领域。
根据部署,从今年起,中国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的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项目改造,合理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从而逐步提高城市道路配建地下综合管廊的比例,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镇化发展重要一步
地下综合管廊在国外的百年发展史
文章来自:新华网
新疆新土地城乡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整理编辑
欢迎并感谢您参与平台投稿,投稿邮箱:xjxtd@126.com,请您在标题处表明“微信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