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哈
解读人·雷舒宇
白
1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博士研究生
写在前面
在城镇化浪潮中,全球许多城市都面临由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带来的城市和交通挑战。小汽车在带来便利和舒适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小汽车的推广与管控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矛盾点和争议点。
《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The High Cost of Free Parking)一书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城市规划学者唐纳德·舒普(Donald Shoup)对美国的停车政策及其影响进行了系统反思和批判。本书汇集了舒普教授数十年的研究成果,被誉为重新思考城市停车政策的里程碑之作。舒普教授是城市规划和交通政策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研究聚焦于停车政策如何影响城市形态、经济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不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还深刻影响了许多城市政策的实际制定。
本书将停车问题描述为一个复杂的政治议题,其直接关系到城市管理、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商业活动的各个方面,经常成为政府官员、商业团体和市民之间争论的焦点。由于路内停车空间是有限的公共资源,不同群体的需求和观点常常发生冲突:居民希望有充足的停车位以方便生活,商家则希望顾客能轻松停车以增加消费,城市规划者更可能关注交通流畅性和减少环境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在这些需求之间寻求平衡,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复杂的政治博弈。
核心内容
全书共分为三个篇章。第一部分“免费停车规划”(Part I. Planning for Free Parking)探讨了最小停车需求和免费停车政策所引发的问题;第二部分“‘巡游’寻找停车位”(Part II. Cruising for Parking)分析了寻找停车位的“巡游”现象,包括其成因、代价与影响;第三部分“从路内停车中获利”(Part III. Cashing in on Curb Parking)讨论了如何通过运用新技术和创建“停车受益区”(parking benefit districts)使路内停车更具经济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将停车收费转化为社区公共服务的改善,从而提升停车管理和城市环境。
本书深入探讨了一个在美国城市中普遍但鲜有讨论的问题——开发项目的最低停车位限制及免费停车位的隐性成本;不仅阐释了停车政策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还针对停车位的管理及规划提出了多个关键问题,并提供了多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书中指出,美国传统的免费或低成本停车政策表面上方便了小汽车使用者,实则隐藏了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借助多个详细案例的经济学分析及讨论,本书探讨了免费停车政策的负面影响,提倡取消最低停车要求并设定合理的停车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调控停车供需,并将停车费收入用于改善本地交通和公共设施,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进一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书的研究工作为小汽车管理问题及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免费停车提高了停车位供给和城市生活成本
本书第一部分内容揭示了美国停车管理系统中一个常被忽视的真相:免费停车政策看似方便小汽车使用者,实际上隐藏了巨大的社会和环境成本。美国城市普遍实行的最低停车位政策导致了土地的低效利用和过度依赖汽车的城市形态。书中通过详细的经济分析揭示,停车位的成本通常被转嫁到商品、服务和住房价格中,导致所有人,包括不使用小汽车的人,都在为停车买单。这种政策是基于“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小汽车”的错误假设制定的,忽视了城市发展与实际停车需求之间的关联。
书中批评了美国各机构和部门依赖刚性规定对每种建筑或场所设定必需的最低停车位的做法,认为这种方法过于僵化,未能适应停车需求的实际变化。书中还批判了现有停车需求评估方法缺乏科学性,主张停车政策应基于实际使用数据和价格弹性来制定。应逐步废除这些规定,改为采取更为灵活和市场驱动的方法。例如,通过基于绩效进行停车费定价(Performance Parking Prices)来调节停车供需,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停车资源的使用,从而最大化公共利益。
“巡游”停车导致道路空间资源分配失衡
本书第二部分内容深入分析了“巡游”停车的代价和影响。广泛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例如供需理论、价格弹性和市场机制,探讨并寻求解决城市中“巡游”寻找停车位的问题。提倡采用市场定价机制来管理停车资源,通过调整停车费来优化停车位的使用,借此解决“巡游”停车行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书中还深入讨论了经济学原理在停车定价策略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核心假设,这意味着任何资源——包括路内停车位的数量,在任何特定地点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停车费设置得过低,就会导致过度拥挤和“巡游”;如果设置得过高,则会有许多停车位空置,造成资源浪费。在路内停车供应固定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路内停车费可以显著减少驾驶人寻找免费或低价停车位的行为,通过设定一个使市场达到平衡的价格点,使停车需求与供给达到平衡,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停车费受益区政策可以有效管理停车收费来源和用途
停车费收入的用途往往是有关讨论中公众最聚焦的问题。本书第三部分内容详细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策略和经济学原理提高路内停车的经济效益。书中提议运用新技术并创立“停车受益区”,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收费策略解决路内停车问题,将其转化为城市收入的同时,将这些收入用于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改善城市环境。书中引入了亨利·乔治的地租理论,认为停车费本质上是对公共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征税。这不仅能够提升政策的公平性,还可以使那些不使用小汽车的居民能够从中获益,从而将停车费转化为一种可持续的公共资金来源,促进社区的整体发展和福祉。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新的停车管理措施和政策改革。例如,允许餐馆在不增加更多停车位的情况下改变用途,促进新餐馆的投资。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以及纽约和旧金山,政府已经开始将路内停车位转化为户外餐饮区。餐馆为了将经营场地扩展到路内停车位,需获得为期一年的许可并向市政府支付每个停车位每年600美元的费用。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城市规划的界限,传统规划要求餐馆为人行道上的餐桌提供额外的停车位,而新政策允许利用路内空间进行户外用餐,无须额外停车位。这不仅为城市创造新收入——通过咖啡馆的销售额增加税收——而且在冬季或天气不适合户外用餐时,可以迅速恢复为停车位。
笔者感悟
本书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舒普教授跳出了关于停车政策的传统思维框架,深入剖析了美国社会停车政策的问题,还为解决城市停车问题提供了创新的方法论。书中引述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的看法:“专业领域普遍接受的概念框架构成了一个范式,这一范式定义了研究的问题、方法及评判标准。在常态科学的研究中,学者们只关注范式内的重要变量,对与范式相悖的证据多半视而不见。然而,一旦这些证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采用新的范式来解释这些证据。此时,科学家们将发现一些之前很少关注的新变量,并改进这些新变量的测量技术,收集数据以支持新的范式。科学研究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进展,直到新的矛盾证据积累,引发下一次范式转变。”停车政策早已成为美国交通和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然而在《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这本书出版之前,很少有研究深入探讨停车政策如何扭曲城市形态和助长小汽车依赖的负面影响。
自2005年本书初版问世以来,书中提出的多个观点为城市停车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准则。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中外环境的差异,对中国读者而言,从书中获得最宝贵的收获是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即认识免费停车的高昂社会与环境代价,这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而非直接套用具体建议。例如,书中建议通过定价策略保持停车位至少有15%的空置率,这一策略在实践中还缺少足够的案例支持。此外,尽管本书探讨了美国案例,但并未明确区分不同的城市环境,似乎主要围绕城市中心区的停车情况,而对美国郊区或其他国家的具体情况则讨论较少。因此,我们需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普遍高于美国,公共交通系统更为发达,这可能要求在具体政策制定时做出相应调整。舒普教授的研究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城市普遍采用的最低停车位配建标准。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许多城市面临着严重的停车问题。然而,简单地增加停车位供给可能并非长久之计。
城市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更是人的问题,其本质关乎如何为所有人营造一个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应及时反思过去的政策制定,并如同此书所运用的经济学理论,对解决策略进行论证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
在当下小汽车数量急剧增长的背景下,既要正视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也应当以公平为出发点,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并维护供需关系的稳定。合理的定价政策不仅能够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更大利益,还能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正如“越疏越堵”所示,仅通过新建或拓宽道路来缓解交通拥堵,最终可能导致问题的加剧。我们应当多管齐下,例如大力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
城市是为人的城市,城市规划和政策应始终推动社会向着更公平、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书目信息
作 者:[美]唐纳德·舒普
译 者:冯苏苇
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作者简介
唐纳德·舒普
美国注册规划师协会资深会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拉斯金公共事务学院城市规划系杰出研究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交通、公共财政、土地经济。荣获美国规划协会国家杰出奖、美国管理教育协会规划杰出教育家奖。
《城市交通》2024年第4期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带你读书”栏目更多内容
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2024141期
编辑 | 张斯阳 王海英 张宇
审校 | 耿雪
排版 | 张斯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交通):《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雷舒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