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学术动态】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益:以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为例

本刊“学术动态(Planning Reviews)”栏目,推介国内外学术书籍和文献报告、关注国际研究动态和前沿热点、分享规划案例研究。本期推送“城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专栏的最新研究文献。(专栏编辑:卓健)


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益:以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为例

来源:SUN Y, CUI Y. Evalua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case study of four Chinese autonomous municipalities[J]. Transport Policy(article in press, available at Science Direct)

 

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确保城市日常运营的基本与必须条件,可促进周边土地价值并改变城市布局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已被证明是解决由城市规模扩大和私人交通使用所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为重要的公共产品,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重大影响,对公交基础设施的经济投入可提高市民生活水准并有利于吸引外部人口流入,不仅如此,对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城市自然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水平、招商引资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应应被置于同等地位并协调发展,这有利于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规模持续扩大,却有一些问题限制了其水平的长期提升。城市公交基础设施配套系统相对缓慢的建设速度限制了整体服务能力的的提高,主要的城市公交基础设施系统还没能建立导致其未能发挥全部服务能力,许多城市在扩大公交基础设施系统的过程中一味重视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没能在公交基设的建设中践行,这些都是阻碍公交基础设施三大效益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

 

公交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自身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相结合,所以各方面的协调一致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的四直辖市为例进行分析,这四座直辖市是中国的较发达地区且公交基设建设规模也在逐年提高。

 

1、方法

 

3 大收益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主要指通过外部效应与溢出效应对城市经济造成的积极影响,社会效益主要指公交基础设施在促进城市社会进步过程中造成的积极作用,环境效益主要指在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上造成的影响。像其他系统一样,他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项收益之间的相互作用,若三项收益彼此协调同步发展则效益水平得到提升,反之若三者不协调则无法得到完整的发挥。

 

首先,经济与社会效益间存在相互影响,公交基设对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职位,就业率的增加提升了市民工资水平并吸引了有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流动人口,此外,这对这还有助于提高对如教育和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的投资,可以看到,公交基设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取决于经济效益水平,公交基设的建设通过如消费和投资等方式提高就业率和工资水平促进了许多种类的经济活动,而消费与投资的增加又有助于改善企业盈利和政府财政,此外,在健康与教育上的投入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因此,公交基设的社会效益对经济效益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力。

 

其次,环境效益与经济和社会效益也是相关联的,公交基设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助于节能减排并改善城市环境,一个好的城市环境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并吸引外来人口,此外,公交基设的环境效益美化了城市自然环境,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这有助于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城市收入。所以,公交基设的环境效益对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着显著作用。

 

总的来说,相关联的三项效益共同组成了充满活力和复杂的公交基设效益体系,任意一者将影响其他两者的服务水平,三效益平衡发展的情况下发展最为良好,因此,三项效益彼此协调发展是城市公交基设体系能够得到良好发挥的前提。

 

2、结论与政策影响

 

本文以中国四个直辖市为例评估三项效益间的协调发展,四座直辖市的三项效益水平全都低于应有的水准并且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与开发策略和公交基设建设水平高度相关。根据实验分析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大城市应以公交导向原则制定交通发展计划,计划应涉及公交基设的基本功能,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性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充分开发推动这一进程发展,其次,大城市要注意不同种类基础设施的同步开发,三项收益的开发应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保持城市公交基设适当的结构是提高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天津和重庆两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水平不达标便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较低的建设水平。未来,这两个城市应着眼于促进城市公交基设三项收益间的均衡发展。

 

最后,城市应重视公交基设不同效益的占比,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机地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三者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应相近,城市管理机构应制定专项规定以促进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他们的成果应被严格地控制和规范,此外,城市公交基设的发展应顺应城市发展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缩小城市公交基设不同效益之间的差距。


(供稿:李尚龙)



【学术动态】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益:以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为例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vip.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学术动态】评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效益:以中国的四个直辖市为例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