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力推进我市“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探索工业用地创新管理方法和机制,积极服务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为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同时充分展示局系统青年规划师(测绘师)才华,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青年规划师(测绘师)队伍,市规划局(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以下称“市规划局”)举办了一场以工业用地创新管理为主题的技能比武。


这次“大比武“,充分展示了规划师(测绘师)通过新型技术管理手段,转变工作方式方法的工匠精神。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本次活动的收获,那就是—-利用新技能,创新新功能,提升新效能,获得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新动能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背景介绍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杭州市现有工业用地271.02km²,其中六城区工业用地超过20km²,不少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管理粗放,空间品质不佳。为此,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挖掘工业用地潜力,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内涵式增长,市规划局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通过发挥规划引导的作用,助推潜力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满足创新人群的创业、居住、交往需求?

如何运用测绘和地理信息新技术手段,在监测监督、规划决策、审批管理等不同层面辅助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如何在审批层面创新管理,细化审批清单,简化审批流程,推动工业用地创新项目尽快落地?

本次工业用地创新管理技能比武,来自局系统规划院、勘测院、编制中心、信息中心的不同团队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研究所长,展开上述问题的探索。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9月11日下午,比武活动在杭州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举行。此次比武活动邀请了省建设厅规划处处长宋炳坚、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俞志强、市经信委产业园区处处长蔡萌、市数据资源局副处级干部孙茂阳、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海霞担任评委,市规划局副局长祝军、市纪委驻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国才等局领导和局系统各单位党团员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共14个团队展示了课题研究成果,每个参赛团队在规定的10分钟时间内作了课题亮点陈述。课题研究成果充分运用我市地理市情平台等大数据资源,围绕更集中高效的工业用地空间布局、工业用地管理机制和政策创新、产业发展单元管理、工业管理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对我市工业用地创新管理提出了良好的思路和建议。



比武成果一览



工业用地效率测度与空间模式识别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充分挖掘利用地理市情平台的空间大数据,实现工业专题的综合评价。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经济数据空间化的定量评价,突破了以往传统的定性描述。


低空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工业用地规划及管理中的应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提出可随时快速响应的与工业用地特点吻合的新型测绘方式,探索一种可提供多种测绘成果的测绘方式以及一种可应用于工业用地规划管理的综合管理模式。


基于地理信息的工业用地空间布局评价与优化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通过工业用地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提出调整潜力评价体系,从地理区位角度对现状工业用地进行评价,确定了每个工业用地的调整潜力分值。


创新型产业用地的创新规划探索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立足于杭州城市国际化战略,吸收德国工业4.0和全球先进工业理念,紧扣中国制造2025发展宏伟蓝图,坚持以工业设计为引领,带动周边,辐射全国,以工业前端定位、全产业链视野,推动工业智造转型升级的杭州都市产业创新园。


基于多时相多分辨率的卫星影像的工业用地变化检测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利用资源三号卫星云平台推送的卫星影像数据,可以实现对杭城一年多次的变化检测。通过对变化区域的分析,结合工业用地图斑分布情况,可以实现对工业用地的变化监测,为相关审批、工业用地跟踪提供技术支撑。


基于杭州创新产业时空演变特征的工业用地更新策略思考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基于杭州地理市情平台和大数据技术,采集二、三次经普数据和截至2018年4月的杭州企业工商注册信息,以信息企业为典型,构建2008、2013、2018三期“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POI地理数据库,监测创新产业时空演变特征规律及其对工业用地发展的影响。提出面向市场、企业、人才、政府治理需求的工业用地更新策略。


需求导向的产业有机更新规划实践——以钱塘智慧城产城融合示范区为例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以深入的企业调查为基础,提出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模式。以各类人才需求为导向,完善城助产兴的配套功能体系。以法定控规的调整研究为保障,落地创新型产业空间与指标。


CIM技术在工业用地专项升级中的应用——以紫金港科技城为例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团队通过对CIM技术在工业用地专项升级中的应用研究,以更加智能化的手段辅助分析用地平面布局,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精细化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科学论证地块开发指标,为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参与和探讨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创新背景下的杭州产业发展与空间保障内容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团队从创新源视角、产业链视角、区域和地区视角出发,寻找、组织、优化利用产业空间,围绕创新源,围绕锚企业和产业链,保障产业发展的空间,保障创新的空间,保障复合开发空间,以及在用地保障方面提供通用性的工具政策包。


信息化“联合测绘”在工业用地建设管理中的探索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提出在统一的指导规范下,设计统一的数据结构,打造统一的综合平台,将“联合测绘”信息化,助力省、市推行的“最多跑一次”、“测验合一”、“多测合一”、“联合测绘”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再筑巢,引新凤”存量工业园区改造规划的方法创新——以上城工业园区更新改造规划为例”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结合上城区电子机械工业功能区更新规划编制的经验,提出了适用于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的存量工业空间更新3.0模式。 


创新型地区低效工业用地提升研究——以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明确低效工业用地的认定标准,划定大走廊地区重点更新区域和更新单元,并制定相应的更新单元指引政策。明确低效用地提升的主要改造开发模式并提出指导下层次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工业遗存建筑的杭州记忆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从档案资源建设出发,运用档案编研手法,充分发挥档案文献资料的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形成次生的历史记录。


创新视角下工业用地的规划应对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通过对新型产业空间需求及空间组织的研究,从规划角度对产业园的供地方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和用地划分方面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力图打造一个开放共享包容多元的“智慧创享中枢”。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汇报结束,各位评委针对汇报成果展开精彩点评,评委们高度肯定市规划局“大比武”活动这一展现局系统工作成果和青年才华实力的平台,各团队成果真正体现了实用、创新与协同的精神,并希望下一步能在当前研究基础上开展深入持续的探索,充分吸纳市级政务平台的数据应用,加强与市级其他部门的联动,最终形成可实施性的成果应用于杭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用于杭州工业用地创新管理实践,打造试点和示范成果。经过评委评判,最终比武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若干名,各获奖团队的精彩硕果我们将后续在“杭州规划”进行系列呈现,敬请关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获奖名单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局党组成员、组织人事处处长沈黎明为三等奖获得者颁奖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市纪委驻局纪检组长刘国才为二等奖获得者颁奖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副局长祝军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实用•创新•协同|市规划局开展工业用地创新管理 “大比武”活动

副局长祝军最后感谢各位评委的指导点评,并肯定各团队的研究成果,他指出比武是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拓展规划统筹创新管理的有效方式、是落实“用匠心营造城市”的有效举措。希望通过比武活动提高青年干部的专业技能、激发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将比武活动取得的创新性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做好规划服务和保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