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设计现代日本

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

系列讲座

Designing Modern Japan: Design Education, Practice, Products and Consumption

 

从总体上介绍在1870至1940年间,日本从技术到设计、产业成果之间的关联(产品、平面、时尚和室内设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文化。


核心问题

 

1. 在这一时期日本不同的核心群体中,人们是如何理解“设计”的?

2. 当时的工艺行规、技术、当地文化和外国对于设计的定义对于日本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一种行业和方法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 我们如何通过人工制品来叙述和分析历史?

4. 我们如何在更广泛的全球设计史框架内理解现代日本(或任何地方、国家语境下)的设计史叙事?

 

主讲:萨拉·蒂斯利


萨拉·蒂斯利(Sarah Teasley),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设计史系主任、V&A项目主任、教授。东京大学跨文化研究博士,曾获得来自普林斯顿大学、武藏野艺术大学的多个学位,并多次获得国际组织颁发的奖项和资助项目:艺术与人文研究委员会(AHRC)、亚洲研究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英国设计史协会(Society of Design History)等。

 

萨拉·蒂斯利通过对人工制品的研究,介入现当代日本以社群为基础的设计史和制造史,从而思索往昔和当下的设计、技术和社会等广泛的议题。她尤其关心重大历史变革时期,文化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和行为是如何影响到更长远的发展轨迹的。作为一名设计史学家,她的研究还关注人工制品与我们自身的关系。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第一讲:设计、产业及其进展(日本,1870-1910)

Lecture 1: Design,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Japan, 1870-1910)


2018.9.25.(周二)18:30

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


聚焦于19世纪后半叶工艺品出口行业的重要性,它为1900年自觉的设计进步萌芽提供了背景。在这一时期,生产先于设计;虽然生产者认识到“好设计”多年来占据市场中关键的一席之地,对于捕捉大众想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将出口产品的成败归因于设计,把设计视为一种孤立的类别、实践和产业。19世纪日本的政治环境、经济体系、社会结构、新旧技术以及国家政策都为设计实践发展方向的完型提供了支持。国家干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手工艺行业,但在其他方面改革未曾触及,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原貌。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第二讲:设计、城市化与消费文化(日本,1910-1935)

Lecture 2: Design, Urbanisation and Consumer Culture (Japan, 1910-1935)


2018.9.26.(周三)18:30

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


探究日本20世纪早期的城市消费文化。在这段时期,和服、书架、吐司等等类似毫不起眼的事物引起越来越多不同人群的兴趣。收入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网络的改进和物品制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有更多人能买得起更多东西了:也就是说有更多人能带来更加丰富的广告、产品和消费。这些进步使得设计的出现成为一种为在国内的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促进消费的有效策略。而对于社会改革者来说,他们对于发生改变的日常生活充满兴趣,而设计师们感兴趣的则是国际流行风格的实验。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第三讲:设计、社会与提升(日本,1920-1940)

Lecture 3: Design, Society and Improvement (Japan, 1920-1940)


2018.9.28.(周二)18:30

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A107教室


讨论1920年代日本为提升国民生活标准而对一系列食品、着装、居住空间、品德、社会习俗所做的改进。虽然在社会和经济福利的旗帜下,以官僚和教育工作者为首的日本新兴设计行业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运动都是现代日本设计历史中整体的组成部分。改革者们并没有具体地运用设计语言,而是偏爱谈论“合理化”、“改革”、“改进”;他们对于组成日常生活的物品、空间、习惯带来的“改进”尝试,应当被理解为一个一分为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物质文化的再设计会重新设计它的使用者吗?当广告公司和公司设计部门致力于为他们的产品创造特定的品牌形象时,日常生活改革者们想要的却是重新设计文化和环境。 

 

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

学术对谈

Modern Design: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萨拉·蒂斯利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设计史系主任 V&A项目主任 教授


缠绕的现代性:二战后的日本建筑与社会经济转型

Entangled Modernity: Japanese Architecture and Socio-economic Transition after World War II


韩涛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研究生部主任 副教授


在日本战后复兴与之后的全球化语境中,按照社会-经济转型的分期,观察日本建筑界如何将学科外提出的挑战,转换为学科内的研究与应对。1990年代以来讨论,将平行对比中国、日本、与西方之间在的联系与纠缠。


仙草与镀银: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日本因素

Elixir and Silvering: Japanes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design


周博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史论部主任 副教授


通过对中国早期现代文字设计、图案教育和两岸三地当代设计认同的考察,讨论日本现代设计对中国设计的重要影响,以及中国人对日本设计复杂的文化心态。

 

2018.9.27.(周四)9:30

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220教室


美术遗产

美术 | 考古 | 建筑 | 文物保护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活动预告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现代日本:设计的教育、实践、产品与消费”系列讲座与“现代设计:日本与中国”学术对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