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匠城【规划新知】为大家推荐的内容,主要包括联合国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以及德国对班贝格古城的规划策略;推荐一则概念的规划应用:通道城市,藤蔓组织,韧性城市。推荐上海金沙江路地块城市更新项目(推荐阅读),最后是一则针对老年人步行环境的研究。欢迎加入国匠学社,文末查看加入方式。本次分享全部内容如下:
联合国: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报告构建了城市经济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力指标体系,使用相关数据和方法测度全球城市的竞争力。
2018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指数二十强:纽约、新加坡、伦敦、深圳、圣何塞、慕尼黑、旧金山、东京、洛杉矶、休斯顿、香港、达拉斯、上海、广州、首尔、都柏林、迈阿密、波士顿、北京和法兰克福。

中国顶级城市表现优越,整体竞争力水平持续飙升,部分强二线城市也较为亮眼。深圳进入全球前10强,香港、上海、广州和北京共5个城市进入前20强,苏州、武汉、天津、南京和台北共10个城市进入前50强,成都、长沙、无锡、杭州、重庆、青岛、佛山、郑州和宁波共18个城市进入前100强。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
德国在空间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班贝格古城规划策略:
居住:内城的居住功能具有优先地位。把居住安排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可以减少交通的出行量,提高当地的购买力,同时有助于增强社会安全。通过使世界文化遗产区域内部一直保持较高的居住人口比例,还可以保证现有的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防止出现空置或者废弃的状态。
文化和教育:使内城地区保持高密度的文化设施(比如剧院和音乐厅)有利于强化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为此当地许多历史建筑内部安置了各种公共设施(包括大学、10个文理中学和其他多种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功能会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存工作。
公共空间:充满吸引力的公共空间是维持文化遗产的重要保障。在班贝格,公共空间的边界是不可侵犯的。现在市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恢复原状的行动,把以前那些损害历史城市结构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各种改动都清除掉。这些工作都是在为一项内容广泛的投资框架下进行的,致力于塑造城中的最重要那些地段和场所。
可达性:城市提出了一个限制私人机动车交通(限速30公里)的整合性构想,同时还计划通过发展位于内城周边的停车设施以及各种鼓励自行车机动性的措施,使内城的可达性和各种现有的功能得到了保障。这一构想的实施得到了内城地区的商业、行政部门、文化机构、餐饮业和房屋所有者等相关者的共同支持。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书刊导览,《向德国城市学习——德国在空间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
通道型城市发展路径与空间发展策略——以三门峡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通道”一词源起于交通基础设施形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交通设施对于区域和城市结构发展演变的影响作用愈发明显。西班牙工程师马塔(Soria Y Mata)于1882年首次提出“带形城市”理论,并建议根据高效率的交通设施调整城市结构,形成“节点—走廊”格局。由此,“通道”作为规划概念逐渐被强化,并开始出现在区域和城市尺度的空间规划中。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通道型城市发展路径与空间发展策略——以三门峡市远景发展战略规划为例
创新导向的工业街区更新—— 以上海市嘉定区金沙江路地块概念城市设计为例
地块内工业厂房是上海半个世纪来的工业化进程的历史见证,多为框架及红砖结构,建筑体量庞大,最大尺度达到144米进深,56米宽,遍布工业构筑物、水塔、码头瞭望台、窄轨铁路、林荫路、藤蔓景观植物等都具有浓厚的工业气息,具有典型的工业遗产文化价值。
两大规划目标:大虹桥商务区的北部门户;工业遗址转型再利用的范例。
功能复合的活力商务区——以办公为主,商业服务、文化体育、创意研发、科创为辅的“一主多元”功能构成,构建四大功能板块。
多维立体的交通体系——人车分离的交通系统。
时尚对比的景观系统——T字型景观廊道。
总平面与效果图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创新导向的工业街区更新—— 以上海市嘉定区金沙江路地块概念城市设计为例
读书分享:新都市主义宪章
摘录:为了达到这个至关重要的目标,我们开展了“希望VI工程”。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公众住宅的开发现状,我们拆除了闲置的高层住宅并将低收入的居民与周边邻里联系;通过将出租型及买卖型的公众住宅与私人住宅相结合来吸引混合收入型人口;并借助于经济的发展、充满人情味的服务和良好的规划设计来建立真正的社区。
新“希望工程”的要点
新的建设应按照人的尺度进行设计。超级街区都被分解为较小的街区。拆除高层住宅而代之以城镇住房、单一家庭住房及较小的公寓楼。
● 邻里包括休闲与医疗设施、乡村中心、商场和小型商业建筑等市政功能。
● 以市场利率出租的住宅与商品房融为一体。
● 居民收入为混合型;住宅单元可以租赁或卖给中产阶级、工人阶级或依靠公基金救助的家庭。
● 住宅临近街道,前面设有门廊和窗户。
● 居民们拥有街道地址而非项目地址。
● 前后院归个人单元所有,创造出“防卫性空间”。
● 公园规模较小,选址应有利于居民们仔细观赏。
● 新街道打破原有超级街区,相对较窄,并设有沿街停车场和诸如斑马线等交通警戒设施。
● 房客须经过严格的审查,规则必须严格执行。
以上这些具体的设计要点,是我们设计师要好好掌握的。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读书分享:新都市主义宪章-6
老龄化的背景下,探讨老年人步行出行的空间需求
文章将步行空间分为动态类和静态类两种,结合老年人视觉上的退化特征,通过问卷调研和现场勘测获取步行空间视觉指标数据,并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步行空间使用频率与视觉指标的相关性程度,提出居住区适老性可量化与非量化两类指标。
研究从使用者的主要行为目的着手,对步行空间进行分类,将其划分成动态类步行空间及静态类步行空间:
① 动态类步行空间。这类空间发生的行为包括散步、闲逛和通行等步行行为。这些行为活动受周边建成环境的影响较小,对步行空间的视觉感知程度较低。因此,这类空间需要满足使用者在辨认方向方面的需求。
② 静态类步行空间。这类空间发生的行为包括停留、聊天和健身等。这些行为活动多为自发性的活动,受周围建成环境的影响较大。静态类步行空间的使用率与空间品质呈正比关系,应适应使用者的视觉特征,并提供休闲设施及良好的景观。
步行空间视觉指标选取,预设指标集构建原则,本次研究从视觉鉴别的四大指标层(形、光、色、肌理) 进行分析,提出以下空间构成指标。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老年人视觉退化特征下居住区步行空间的适老化研究
本周国匠规划学社话题
“创新型园区”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和1800+名会员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注:国匠规划学社提供(1)每日资讯、观点、案例分享,(2)果小匠微信个人智能助手,(3)城市设计案例地图,(4)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点击查看详细服务内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规划新知(092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