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国匠城【规划新知】栏目,旨在为大家发掘整理行业新知识,带大家一起增加知识储备,每日汇总,共同学习。欢迎大家加入国匠规划学社讨论,文末查看规划学社服务内容与加入方式。本次分享全部内容如下:


孙施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必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要做到“能用、管用、好用”的要求,就需要在规划编制中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按照各层级的责权分工和不同的管控手段和方式,聚合和组织空间管控要素和规划内容。


根据“谁组织编制、谁负责实施”和“管什么、批什么”的原则设定各层级规划的内容,满足各层级国土空间治理的实际要求。


国土空间规划既包括了战略内容,也包括了公共政策和实施管制的内容,在不同层次上就有不同的偏重,即国家国土空间规划注重战略性、省级规划注重协调性,县市规划注重实施性。


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国土空间规划,由于地方性的差异,如地方管理方式方法、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及其需求、地方文化传统等的不同,即社会治理架构的差异,这就对国土空间规划承上启下作用及其内容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都会对规划编制的思路、规划内容、管控要素的选择和安排以及实施路径等带来较大的差异。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质上是在组织不同人群的未来行动纲领,制定不同人群未来行动的规则,因此,深入研究不同人群的真实需求,并将其与国家战略目标相结合是规划编制中的重要任务。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孙施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


安全上学路计划(SRTS)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欧美地区在19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安全上学路计划(SRTS),从工程、教育、鼓励、强制与评价5个方面提升交通环境安全性,促进儿童步行与骑车通学。


社会生态模型(SEM)为安全上学路计划构成的行为干预措施体系提供了综合性的解释框架。儿童活跃通学出行受个体因素、家庭与社会因素、建成环境因素、学校规划等因素的影响,涉及政策、社区、组织、人际及个人5个层次。

相应地,SRTS计划由政府制定政策,社区、学校重点组织落实具体干预措施,邻里、家庭与儿童参与其中;从工程、鼓励、教育与强制措施4个方面改善建成环境对儿童步行与骑车出行的友好度,改变家长、儿童出行态度,并通过评价以上措施对儿童通学出行的影响来调整措施,由此构成安全上学路计划“E”措施内容体系,从而形成自上而下的综合性的行为干预政策。其中,社区、学校、邻里与家庭、儿童在“E”措施体系中承担不同的职责。

安全上学路计划的社会生态模型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以上措施中,工程措施是重点,安全上学路计划中70%—90%的投资资金用于工程基础设施项目,而教育、鼓励等措施则分配10%—30%的资金。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促进儿童步行与骑车通学:欧美安全上学路计划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水质提升策略——维持水质的净稳


原始河流水系的水质受到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包含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及工程建设废水的污染,同时囿于水量不足及自净功能较弱,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对水体进行净化,而净稳的水质对于提升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建成环境空间品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城市中的水库一般作为饮用水源地,但水库和下游河流生态状况的错位更加剧了生态的脆弱性。


对于规划区水质的提升,规划首先对工程性的河道进行清淤疏浚,通过治理将河道变深变宽,以增加河道排洪和泄洪能力,借助强降雨天气进行河流水体的净化,遵循河道演变规律、河道整治工程及河流主流方向进行协同清淤设计,并对堤防进行加固,保持河槽空间与河岸空间的稳定关系,保证适宜的河道比降;


其次,在清淤过程中对河段横断面进行梯形或复式改造,以促进边坡的稳定和河道的连续性;


再次,减少汇入河流的径流的污染来源,在关键的市政管网雨水排放点加置小型清污设施,以及在自然径流入河点构建生态净污湿地,从源头上进行水质的改造和提升;


最后,进行生态工法净水,在对河流湿地、生态驳岸和生态浮岛进行清淤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工法 (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利用植被与生物系统对污染物进行沉淀或吸附,并结合深浅水域交替格局增强河流脱氮除磷的效果,从而对河流水质进行净化(表2)。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此外,规划利用生态工法改造市政基础设施,以实现生态补水和水质提升,结合古毛河既有的文兴污水处理厂和深度处理相关配套措施,构建尾水深度净化垂直潜流湿地系统,以减轻污染负荷,使之达到接近地表水标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设计生态”视角下山地城市水系空间韧性提升规划策略

大数据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扩展过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基于高分辨率遥感、辅以历史地图等,应用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结合数字化解译方法,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8年)城市扩展过程,监测了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不透水面和绿地组分等空间信息,揭示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城市扩展的驱动作用。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1949–2018年北京主城区城市绿地空间变化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1949–2018年深圳主城区城市绿地空间变化


点击查看原文全文:大数据重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扩展过程


往期规划新知推荐


规划新知(10.12):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3):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4):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规划新知(10.15):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国匠城,城市规划行业知识社群


如果你对GIS与空间数据分析感兴趣,欢迎加入我们一起学习:空间规划师——GIS数据分析综合应用


如果你希望和1900+名会员一起

共同学习,每日进步

欢迎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规划学社已获得知识星球官方推荐

故宫网红600年,谁是设计师


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入国匠规划学社


往期专题如下

城市更新 | 乡村振兴 | 田园综合体

城市双修 | 社区规划 | 创意产业园区

TOD导向下的城市设计 | 绿道规划

街道空间品质 |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 古城更新 | 色彩规划

生态规划 | 总体城市设计 | 公园城市

历史城区城市更新 | 规划实施评估 | 高铁与城市发展

三区三线划定 | 生态规划理论 | 双评价

公共服务设施 | 滨水空间设计 | 城市设计新理念

生活圈规划 | 创新型园区 | 村庄规划


国匠规划学社是国匠城基于知识星球平台创建的规划行业知识社群,包含每日分享、果小匠微信智能助手、城市设计案例地图、国匠规划学社专属社群四项服务,满足每一位学社会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行业热点知识、方案借鉴、资讯查询、案例查找等需求。经过积累和迭代升级,目前国匠规划学社发布了1400+篇知识内容,已有1800+名规划小伙伴加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规划新知(10.16):带你每日了解规划新知识 | 国匠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