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好吃好玩长知识——必须靠谱的大栅栏探访攻略【完全版】

最近总被人问起想带朋友去旧城转半天儿上哪儿好,我一般都会推荐大栅栏杨梅竹斜街。大栅栏街、杨梅竹斜街、铁树斜街、樱桃斜街这几条北京城里少见的斜街大体形成于元代,是当时的居民在金中都和元大都之间生生用脚踩出来的胡同,人来人往的多了,两侧便形成店铺街。现如今,大栅栏街还是一如既往的人山人海,但更有趣的是一些新面貌、新功能开始在杨梅竹斜街、铁树斜街这些本不起眼的胡同里生长起来。在这里,您不但能感受到浓浓的老北京气息,还有或传统或创意的小店点缀其中。正确的玩儿法是:穿双能走街串巷的鞋、带上相机、擦亮眼睛,带着感受和寻找的心情逛开去。

为了让您玩儿的不抓瞎,龟姐推荐条探访线路:从前门地铁站出发向南经前门大街走廊坊二条向西,跨过煤市街上杨梅竹斜街继续西行,从樱桃斜街向东南折到观音寺,由岔路口继续向东走铁树斜街,最后折返经大栅栏西街、大栅栏街回到大前门。


廊坊二条算是前门外最有老北京特色的餐饮杂货街,虽不像大栅栏街上的同仁堂、瑞蚨祥如雷贯耳,但却有最正宗的爆肚儿炸酱面和各色杂货摊儿。近些年廊坊头条周边遭成片拆除,二条虽幸免于难但北侧也颇显零落,尽管如此,街上的商业氛围却丝毫不减。

正阳书局:来这儿一定得去二条76——80后小北京崔勇掌柜的正阳书局,不大的店铺里堆满了北京历史文化相关的书籍,很多甚至是绝版书,喜欢老北京文化或做这方面研究的人一定得来淘淘(照片by @智商三岁)。

二条杂货铺:除此之外,街上还有号称北京市照相机总厂的老铺子,旁边不起眼的二条杂货铺里也能淘到稀奇玩意儿,值不值钱不说,关键是一个喜欢。

四季民福、爆肚冯:街上老字号的吃食也不少,不过真真假假也不敢瞎吃,四季民福的炸酱面和爆肚冯两家还算靠谱,物美价廉可以一试。


出了廊坊二条往南没几十米就是杨梅竹斜街,2010年以前,这里还是条再普通不过的胡同,地面坑坑洼洼、房屋不甚光鲜、街边是洗头房小卖部和棋牌室,而现如今已变成前门外新旧交融趣味盎然的好去处。这里是著名的北京国际设计周大栅栏新街景项目的主会场,从2011年起,每个十一黄金周期间都会有艺术家、设计师们成群结队的来这里开起临时小店,很多在设计周结束后就变成了长驻店铺。

兔爷张:2012年设计周中前来试水后喜欢上这地方便扎根下来的店家。店里卖各色兔爷儿毛猴儿,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老板从各处淘换来的点心模子,价钱几十到一百多不等。这放东西架子的顶板是老板从胡同里拆房处捡回来的门额,上刻传说中的万字不到头。龟姐在店里收了个老点心模子,花纹精致极了,回家做个摆件儿那是极好的,而且洗干净了还能做手工皂模子哦~

铃木食堂:没错,就是南锣那家铃木食堂的连锁,只是环境更宽敞,还加上了铃木杂货。院子本是大杂院的一部分,近几年有十几户居民自愿腾退,为了把空下来的零散房屋更好地利用起来,设计师对院子的局部进行了改造设计,改造后的建筑在2013年设计周时曾用作大栅栏更新计划的展示中心,2014年则作为铃木食堂正式开业。来这儿一定要吃牛肉火锅和杏仁豆腐,还有铃木肉饼也可以一试~

标准营造木头盒子院:再往西走两步有个房子立面上钉满了锈迹斑斑的铁皮,不知道的或许还以为是个破房子,其实大有玄机。这是2013年大栅栏领航员计划的作品,即邀请多位设计师、艺术家通过设计尝试解决历史街区内的传统建筑改造、胡同空间改善、新功能植入等问题(当然,出的主意未必全都靠谱儿,但大有开拓思路之用)。这座建筑由标准营造建筑师事务所利用居民腾退后的房屋改造而成,外面用捡来的废铁皮拼贴出有趣的肌理,里面则是用大大小小的木头盒子与玻璃天窗堆砌出房间,旨在探索一种新的四合院居住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玩儿的尝试,现在时常作为展陈空间使用。

青云阁:要说杨梅竹斜街上最具标志性的就是有200多年历史的青云阁了,原是清末民初时期集购物、娱乐、饮食、品茗、服务于一身的商业综合体,大体相当于当年的大悦城程砚秋、马连良、梅兰芳等京剧名角都曾在此登台,从康有为、梁启超到鲁迅、聂耳都曾是青云阁的铁粉儿。不过这里最出名的故事还要数蔡锷和小凤仙的相遇相恋2012年设计周上,有人利用灯光装置艺术向青云阁投影描写这段故事的文字,营造出独特的场所感。走到这里有个细节一定不要错过,青云阁门前的地砖可有名堂,细看红色部分是繁体的“青云阁”三个字,灰砖则利用不同的排列和新老砖的颜色差别勾勒出青云阁里面的倒影

Soloist Café青云阁正对面的美式咖啡厅,室内风格各种工业复古范儿,据说有全北京最好的咖啡(龟姐不喝咖啡就不瞎鉴定了),cheese cake也很好吃。这里不光是咖啡厅,也会不定期利用二楼和平台空间举办各种艺术活动,运气好的时候会赶上小型展览,上次去正在展出胡同画作和用乐高玩具拼的四合院模型,那小细节绝了。

采瓷坊:青云阁斜对面,soloist的邻居,老板是个小北京,家住附近,卖的首饰都是用老板精心挑选古瓷片手工镶边制成,件件孤品。老板热心支持大栅栏更新计划,在微博“@采瓷坊老北京古瓷首饰”里能随时看到大栅栏各种新活动新变化。

路边的有趣装置:路边有些不起眼的小玩意需要介绍一下,这些也是2013年设计周领航员计划的作品,其实是各种停车管理装置,打开可以当座椅或公共艺术,收起就能腾出一个停车位哦

护国观音寺:从杨梅竹斜街上樱桃斜街往回拐,走不远就到了一个三岔路口,路口上是个煞有介事的小广场和一座“破庙”。可别小看了这座破庙,在面向广场的立面北端赫然写着“护国观音寺”五个大字。寺庙相传建于明代,明清香火甚旺,每年会举办庙会,带动了观音寺街的商业繁荣。近代这里逐渐沦为居民大杂院,大雄宝殿被挡在加建的二层小楼后面,要穿过院门口的修车摊钻进院子才能看到大雄宝殿的一角和临樱桃斜街的二层藏经阁。前几年设计周时,曾在正对观音寺街的小广场上设置绿色的装置艺术,替代已看不到的观音寺作为临时地标。2014年,在协议腾退居民后,二层小楼被拆除,护国观音寺重见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观音寺街地标,并在庙前修建小广场。目前大殿还未修缮,暂时原样放着,能看到雕刻精美的起脊、破碎的老瓦、订满木板的立面和不知何年何月写在墙上的“云山碧海”字样,有种别样的沧桑感。不知修完后又会是何种光景,期待观音寺再次坐镇观音寺街,见证大栅栏地区的繁华。


从观音寺顺着靠南的一条胡同继续向西,就是铁树斜街了,这条街当年是饭店一条街,三义客栈、留香大饭店、远东饭店、清真饭庄同和轩、同益轩、两益轩都在街上,还有最早的女澡堂润身女浴所。

内观堂:一家特接地气的旧书店,卖的都是旧书和老玩意,从连环画到红宝书啥都有。女老板对胡同里的七七八八熟悉得很,跟她聊两句可能有意外收获呐。

北京继电器厂门市部:街上一座醒目的近现代建筑,是位于大外廊营的北京继电器厂的门市部。2011年设计周时这里还破破烂烂,勉强拾掇出来作为画廊,到了第二年就有一对老外夫妇在这儿开了名为“悠航Slow Boat”的临时酒吧,卖美食精酿啤酒,非常好喝(现在这家店搬到了东四八条,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搜)。现如今,门市部内部已改造一新,开了一家名为“一勺子糖”的可爱餐吧,主推“no guilty”的健康美食。老板是个英国华裔复古大妞,不怎么会说中文但菜单写的超有趣,主打甜品banana rum chocolate cake据说“breathtakingly good”,但其成分是“Dont ask”……所以看来既想吃美食又想no guilty的秘诀就是,别!多!问!另外,店里还卖天然成分的洗手液和香波,墙上挂的画也值得一看。

继电器厂:再往里走拐上大外郎营胡同,老远就能看到两层高的继电器厂厂址。这里每年都是大栅栏新街景的主战场,展出各种奇奇怪怪的艺术品,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最近这里正在改造,预测今年设计周又会有新面貌。


从铁树斜街往回走,经观音寺街可以看到街道两侧天海餐厅、三元楼、京华客栈等精美的近代建筑,感受大栅栏地区延续至今的商业氛围。一路向东到人头耸动的大栅栏街,街上确实全是乌央乌央的游人,但瑞蚨祥、马聚源之类的老字号还是值得进去逛逛,瑞蚨祥的成衣没啥意思,但扯几米绸缎自己找裁缝做身儿高级定制还是很可以的,保证没人跟咱撞衫。

M餐厅:终于又走回前门大街,咱的大栅栏探访之旅即将结束。估计您也累够呛了,所以龟姐再推荐个坐下吃饭的地儿——大名鼎鼎的前门M餐厅,又称Capital M吃食小贵,但贵在能从阳台眺望正阳门(而且口味不错),有时餐厅里的多功能厅也会举办小型文化活动,这下吃喝和长知识又完美结合了不是?


————————————————————


旧城吃喝玩乐地图图文均来自作者本人工作和生活中的长期积累(如使用他人照片均已注明),作者本人享有全部知识产权。未经本微信公众平台正式许可与授权,任何个人与组织只可原文转发,同时须注明“图文引自旧城吃喝玩乐地图(公众账号:Plan_n_play)”。文中观点仅供参考,期待与您交流看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