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导读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部署,加快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制度,2019年7月18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操作导向开展体检评估工作。近期,全国各城市体检评估报告陆续上交,我局从中选出一批工作扎实、创新突出、特色明显的报告予以刊载,供各地交流参考。


珠海,位居南海之滨,地领珠江之浦,东望香港,南接澳门。陆域面积173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2万人,港珠澳大桥通车后,成为大陆唯一与香港、澳门陆地相连的城市。珠海长期以来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共赢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塑造了“山海相拥、陆岛相望、城田相映、云天相依”的山、海、河、田、岛、城、乡和谐共生的整体城市意象。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珠海市风貌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一、主要思路和创新



(一)围绕发展目标,构建特色指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支持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用好港珠澳大桥,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李希书记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典范”,珠海建市以来一直坚持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原则,走出了与珠三角其他城市不一样的发展道路。珠海围绕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珠澳协调、公共服务和综合交通构建指标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挥澳门—珠海强强联合的引领带动作用”,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后,珠海的发展与港澳更加紧密相连,由此增加港澳协作特色指标,包括口岸通行人数、澳门同胞入境人口数、香港同胞入境人口数、对澳供水量、对澳供电量等。


(二)多种方式,采集客观的指标数值

通过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统计调查数据、行业主管部门专项统计、问卷调查、大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方式采集数据。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2 珠海居住人口分布


(三)四个视角,立体评估指标的状态

根据指标实际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选择适宜的分析视角,对指标的达标状态或发展趋势进行评估。一是与国家、省、市规范标准的对比,分析达成情况。二是与专项规划目标的对比,分析达成情况。三是与周边城市或对标城市的对比,分析差异情况。四是当年指标数值与往年数值的比较分析,呈现指标的变化趋势。


二、实施成效


(一)城市绿色空间品质不断提升

珠海是珠三角城市中海洋面积最大的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提高,2019年珠海市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7∶44.5∶53.8。2015-2018年珠海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均为1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13.67㎡发展到2019年的21㎡。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珠海市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28.8%提升至2019年为32.2%。大气环境总体质量保持较好水平,2019年空气质量优良比例为86.6%。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3 珠海生态多样性示意图


(二)创新驱动进一步提升

珠海市各区全社会研发经费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92.15亿元,占GDP比重为3.16%,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7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逐年提高,2018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6.49件。2018年高新区综合排名上升至全国第22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100家、独角兽培育库企业增至44家,珠海科技创新发展指数进入全国十强。珠海以高新区等重大创新平台为牵引,初步构建起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高校院所、科技服务平台等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了园区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但在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建立的同时,仍存在创新要素分布不均、创新要素尚未充分融入现代产业体系、珠港澳三地创新要素合作互动仍不充分等发展问题。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8 珠海自主创新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


(三)综合交通逐步完善

区域设施初具规模,形成“空、港、铁、路、口岸”多元化区域综合交通系统,城市路网规模提升,公交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需求大幅增加,公交出行向小汽车转变。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铁路年旅客运输量、城市对外日均人流联系量均逐年增加。以高栏港为核心,构建形成“一港七区”格局,货物吞吐量231万标箱,初步奠定了区域核心枢纽港地位。2018年珠海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为68.7%,45分钟通勤时间内居民占比为84.8%。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9 珠海与珠三角其他9城市的OD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0 区域铁路网现状图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四)公共服务品质较高

公共服务供给品质较高,部分设施配置有待提升。珠海贯彻宜居城市理念、学习先进国家做法并结合自身特点,按“市级-片区级-基本城市组团级(新镇)-邻里级”四级体系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区级、社区及医院使用率需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级的体育设施建设还需加强。珠海已建成社区体育公园二百多个,平均每个公园面积一万平方米左右。中心城区社区卫生医疗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为87.79%,中心城区社区中小学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为86.62%。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3 珠海市设施核密度分析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4 珠海市大镜山社区体育公园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5 珠海市香洲区社区体育公园


(五)珠港澳合作日趋紧密

与港澳联系日趋紧密,对澳服务不断增强,对外区域联系不断增多。珠海与港澳在对外经贸、旅游、基建、科教等领域展开了密切合作。香港、澳门分别是珠海第一、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2018年拱北口岸日均通关36万人次,高峰接近50万人次,年累计通关1.34亿人次。口岸通行人数、澳门同胞入境人口数、香港同胞入境人口数逐年增加。对澳供电量和对澳供水量呈增加趋势,为澳门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要素支撑。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6 澳门人在珠海的居住地分布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图19 珠海市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年)(2015-2018年)


三、工作展望/对策建议


(一)生态优先,建设生态文明新典范

坚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力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把珠海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

(二)加强科技创新,创建创新型城市

立足珠海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系统规划布局,明确发展定位,通过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制定配套政策,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形成错位发展、良性互动格局。

(三)强化交通环境,打造门户枢纽城市

以港珠澳大桥为龙头,以珠海机场、珠海港、口岸为重点,加快构建联通全国、承接深港澳、辐射粤西的一体化交通枢纽,支撑珠江西岸核心城市建设,打造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四)改善公共服务,促进高水平治理

按“市级-片区级-基本城市组团级(新镇)-邻里级”四级体系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中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根据城市中心体系,明确各级中心的功能构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级中心的配置标准,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五)融入湾区发展,建设澳珠极点

充分发挥珠海地处全省“一核”“一带”交汇点的独特优势,加快提升城市能级量级,形成支撑澳珠极点的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加强珠海、澳门协同发展,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科技创新企业交流、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开展更紧密合作,推进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本文由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供稿,特此感谢!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徐州篇——老工业城市绿色宜居转型评估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银川“塞上江南”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保护与开发并行的中山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古今辉映·绿色转型”咸阳体检评估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在看点这里
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成果交流:珠海专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