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国匠城新栏目——“规划那些事儿”,为大家分享规划行业的“事儿”,包括但不限于规划公示、各地规划资讯、规划政策、城市中和规划设计有关的活动、设计竞赛等等,让大家通过“规划那些事儿”栏目快速了解城市与规划行业正在发生的事。
规划那些事儿——第五回
万事皆可元宇宙
城市发展靠结构
一、城市收缩,房价降了,元宇宙来了
我们常听人说“元宇宙”,最近都听腻了,本来都快忘了这个事情了,突然又被“混知”提醒了下:元宇宙是个啥?让Facebook都改名了?。
元宇宙概念最初来自于科幻作家史蒂文森1992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雪崩》,意指在共享的线上世界,使用者能够互动,甚至在虚拟世界中生活、工作(工作?元宇宙里还要加班?????)。
故事中创造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每个在现实世界中地理位置彼此隔绝的人们通过各自的“化身”进行交流娱乐。
图片来自:混知
#收缩城市、#房价、#元宇宙,这三个词扯到一起,这个诡异的话题来自对“三万一套的鹤岗真相”(来自:南风窗)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鹤岗这个城市已经在很多媒体中被大家所熟知,主要是因为他便宜的房价:“几乎网民都知道,这里的房子一套只卖五万块。”
根据“南风窗”的实际调查,来鹤岗常住的外地人里,大部分是做互联网相关工作的。有人是游戏代练、有人是主播,有人是短视频UP主,有人是网店客服。他们在鹤岗开启或继续自己的互联网工作。
同时,文章指出,互联网催生了一个社群,叫做“低价房源社群”。社群里面在热议:“如果没钱,可选择的地方就多了:云南个旧、辽宁阜新、黑龙江双鸭山、甘肃玉门……这些地方有房子比鹤岗市的更便宜,每套1万元以下的房子也不少见,只不过在城市配套上,比鹤岗要差一点。”
“有一波又一波的外地人涌来,拿鹤岗当作一个精神上的避风港。”
看来,由于外来者大部分都靠互联网谋生,这些人其实已经提前进入了一个元宇宙,对他们来说,空间的意义在减弱,距离的依存在减小。
鹤岗作为中国典型的“收缩城市”之一,城市收缩到“奇点”,爆发出了“元宇宙”的萌芽~。
这里面吸引外来者的决定因素是房价,但我们更关心城市是如何演变到现在的样子的。
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其客观规律,城市集聚,土地价值提升。但是如果有一天,距离不再是问题,区位不再是空间的核心,那会不会又迎来房价下降的奇点?
作为规划专业,我们其实更关心这个演变规律。在未来,城市空间是否会被互联网的连接打碎,分解为碎化的空间?同时,与之相反的一面,由于现实世界交往机会的稀缺性,是否会将公共空间进一步极化?
可能未来的城市空间一部分是极化的,另一部分是碎化的。
极化的部分稀缺性会更高,土地价值继续飙升,碎化的部分由于对空间距离不敏感,稀缺性降低,土地价值继续下降。
所以元宇宙的到来,会改变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么?
二、在奇点到来之前,还是需要可持续发展
未来看起来很近但走起来很远,我们能否看到未来,取决于能否可持续发展下去。
今天第二个话题来自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谈到绿色低碳,大家往往会想到绿色建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绿色交通乃至绿色产业,但它们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碳中和解决方案。
换个角度,能否从空间持续优化切入提出系统化的绿色低碳发展解决策略呢?
事实上,空间结构对绿色低碳具有明显的锁定效应和杠杆效应,即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其对碳排放的影响很难改变;对宏观尺度的空间结构投入研究,会比仅仅聚焦众多微观尺度的领域更能有效地引导绿色低碳发展。
近期发布的2021粤港澳观察蓝皮书试图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热点探讨其与绿色低碳发展的关系,提出以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空间持续优化的主题性观察视角,并形成湾区价值、湾区观点、湾区动向三部分内容”
——2021粤港澳观察蓝皮书
在空间结构影响方面,研究通过五种模式样本分析发现,多中心、扁平化、临近流动、大运量走廊型结构相对有利于降低碳排。
空间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绿色低碳涉及多维空间尺度,2021年度粤港澳观察蓝皮书重在通过五大湾区系统性策略的构建,践行绿色低碳、优化空间结构。
三、在发达地区,数字经济产业空间是怎样的
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路径,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产业支撑。
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近期出台的《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专门提出了针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一湾四廊”城市群产业空间格局:
这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对应关系一览:

浙江省的数字经济产业整体呈现集聚分布特征,主要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南太湖一带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和嘉兴4个城市显著集聚。
杭州的数字经济企业注册资本规模高达13720亿元,占全省的50%;单位面积企业注册资本规模位列第一等级( 大于2.7亿元/平方千米) 的地域范围连绵730km²,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第二位宁波的数字经济企业注册资本只有2979 亿元),首位度高达4.6。
四、规划行业迎接挑战,需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推荐中
近期,自然资源部发布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推荐工作的通知,想知道详情的话,这里有一图读懂: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推荐工作。
再开一下脑洞,未来如果元宇宙真的到来,还需要规划师么,或者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会不会做到“人人都是规划师”。
当然,目前肯定是不可能的。元宇宙讲求的是“去中心化”,而目前还是需要对机构进行中心化管理,所以,近期自然资源部空间规划局正在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单位资质核查工作,“依托“全国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对已经取得甲级资质的规划编制单位进行实地核查”,正在进行中~
所以,资质管理是重要的,去中心化的元宇宙还早。
最后一个话题,展望未来,不忘保护历史。今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将安徽省桐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同意将桐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市历史悠久,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增桐城,桐城,桐城,重要事情说三遍加强记忆。
今天的“规划那些事儿”就到这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中规院深圳分院推出的《2021粤港澳观察蓝皮书:绿色低碳推动空间发展》
往期推荐:规划那些事儿
▌注:本文为国匠城编辑、排版,转载请在明显位置标明来源,欢迎扫码,加入国匠城-城市规划学社~知识星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规划那些事儿:谁能想到,这个城市收缩到奇点,产生了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