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价值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湖泊宜居名城 -
价值二:山水形胜宏大的明清云南府城 -
价值三:多彩绚丽、兼容博大各民族交融的典范
-
价值四:联结中外、影响深远的西南中心城市 -
价值五:转型开创、敢为人先的近代开放前沿 -
价值六:风云激荡的红色革命及抗战后方重地
-
提升文化自信,讲好昆明故事,全面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影响力。 -
加强系统研究,注重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的系统保护。 -
融入空间规划,底线约束与战略引领并重。 -
保护发展并促,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激发内在活力。 -
推进机制建设,强化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
“一圈”(小三山一水历史文化圈); -
“一环”(明清云南府城城垣绿环); -
“一轴”(传统中轴线); -
“一带”(大观河历史文化景观带); -
“一廊”(教育文化遗产精粹展示廊道)。 -
重点打造以翠湖为核心的“小三山一水历史文化圈”。


-
三圈:包括内圈、中圈、外圈。内圈,包括滇池及其湿地,是环滇池地区的生态核心;中圈,环滇池文化遗产集聚圈,是环滇池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外圈,滇池外围山体形成生态屏障圈。
-
诸河:历史上汇入滇池的众多水系以及唯一出海口海口河,是环滇池地区的重要生态廊道,也是连接三个圈层的历史文化廊道。

-
“一核”——环滇池文化核心,是整个市域的保护核心;
-
“四线”——四条文化线路,分别为红军长征文化线路、滇越铁路‐滇缅铁路‐滇缅公路文化线路、明清古驿道文化线路、徐霞客游线文化线路;
-
“五景”——五处风景名胜区,分别为石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轿子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阳宗海省级风景名胜区、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五单元”——五个文化单元:安宁‐晋宁文化单元、石林‐宜良文化单元、嵩明‐富民文化单元、寻甸‐禄劝文化单元、东川文化单元;
-
“多点”——市域范围历史村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打造高原湖泊宜居名城、西南中心城市——《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公示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