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公布了“2021年度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获奖项目名单。本次共评出获奖项目585项,其中一等奖48项,二等奖140项,三等奖277项,表扬奖120项。中规院(含北京公司)在本次评选中共获奖50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8项,表扬奖7项。现将中规院获奖项目汇编发布,与行业专家、同仁分享规划实践成果,探索规划创新应用。敬请持续关注!


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

项目名称: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

完成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承担部门:中规院西部分院

主要完成人员:张圣海、王文静、秦维、肖礼军、郝天文、贾敦新、谢亚、杨皓洁、胡林、蒋力克、何轶杰、唐坚、夏彬、陈君、翟丙英

项目地点:重庆

项目规模:重庆中心城区,行政面积5467平方公里,建成区995平方公里

完成时间:2020年12月

其他获奖情况:获2021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根据重庆城市体检项目实践经验总结形成的论文收录于《城市规划》杂志2021年第11期以及《中规智库年度报告(2023)》;江北区城市更新专项体检的经验做法,纳入了住建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项目背景

为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9年启动城市体检试点工作,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总结经验、逐步推广。重庆为第二批试点城市,体检范围为重庆市中心城区,辖区面积5467平方公里,2019年城市建成区面积9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00万。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交通拥堵、设施不足等“大城市病”。本次城市体检重点围绕社会化和智能化这两项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突出公众参与,以查找“城市病”为重点,探索公众参与、智慧分析的城市体检工作方法与路径。
中规院西部分院长期扎根服务重庆城市规划建设,为加强年度监测、全面深入把脉重庆城市发展,西部分院组建了由张圣海院长领衔,研究中心统筹负责,市政所、交通所、规划二所、三所共同参与,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支持的体检团队,开展2020年重庆市中心城区城市体检。2021年后我们不断加强与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地方专业技术团队合作,体检范围由中心城区扩大到主城都市区。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支持下,在总院领导与各界专家的指导下,在兄弟单位与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探索建立体检指标库与“一表三单”综合诊断模型,开展重庆都市圈体检、主城新区第三方体检、城市更新专项体检,发布城市魅力指数、城市更新年度报告,持续拓展体检维度、加强体检深度、促进成果转化。2020年重庆“一表三单”的试点工作成果获住建部领导肯定,2021年重庆就城市体检工作体系、指标设计、评价标准等经验形成工作专报上报住建部,获部领导肯定性批示,探索开展的城市更新专项体检,入选住建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重庆体检坚持民生导向,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城市体检,我们走进社区,上门走访困难家庭、残障人士,深入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创新建立“边检边改”工作机制,联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开展“市民医生”进社区试点工作,多次获中央、地方媒体报道,引发良好社区反响。本次获奖项目为 2020 年重庆中心城区城市自体检。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项目构思

2023年1月,倪虹部长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城市体检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向群众身边延伸、在”实”上下功夫,从房子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找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查找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城市体检出来的问题,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城市体检的结果,作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依据。
回顾2020年重庆体检伊始,我们遵循共治、共享,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把握重庆山水城市特色,从指标设计、模型分析、综合诊断、智慧监测四个方面入手,探索形成检验、诊断、治疗三个环节的体检方法路径,同步搭建信息平台,辅助城市智慧管理与治理决策。围绕社会化、智慧化两个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维度,探索助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城市体检方法路径,试点探索方向基本契合当前城市体检发展方向。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城市体检技术框架

2.1 检验环节:构建“民生导向、体现特色、落实目标”的体检指标体系

在住建部确定的8个维度、50个全国通用的基本指标基础上,本次体检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了符合重庆特色、针对重庆问题的体检指标体系。
广泛借鉴国内外经验。参考中国人居环境奖、全球韧性城市等62项国内外的评价体系,构建700余项参考指标库。
坚持民生导向、广泛开展居民调查。走进商圈、交通枢纽、社区,发放居民调查问卷6万份,围绕居民关心的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城市卫生等问题,增加“轨道公交100米接驳”“菜市场15分钟覆盖”“环卫设施异味消除量”等贴近民心的补充指标。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突出城市特色。根据中央对成渝“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结合重庆“山城”、“江城”的城市格局,提炼城市特色。针对“创新智能”增加高端人才数量等指标;针对“内陆开放”增加枢纽机场国际航线条数等指标;针对“山水城市”特色增加亲水岸线占比等指标。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最终形成50项基本+19项特色+24项补充,共93项体检指标体系。包括53项评价型指标、12项目标型指标、28项管控型指标。

2.2 诊断环节:建立“指标评价模型”,形成“一表三单”综合诊断

(1)单指标诊断模型综合“客观+主观+专家”三大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参考国家、地方标准规范和技术导则,结合重庆自然本底特征与城市建设特色,与城市发展目标,确定指标客观评价标准。综合指标居民满意度得分与专家评价,确定指标综合评价标准。根据指标类型,将指标评价标准分为“范围评价”“正向评价”“负向评价”三种评价标准,评价型指标主要使用“范围评价”,目标型指标主要使用“正向评价”,管控型指标主要使用“负向评价”。以公园绿地覆盖率指标计算为例,首先,利用部门用地图斑、公园名录,考虑山城步道、滨江亲水岸线等特色开敞系统,按照公园服务半径标准,结合高德山地城市路网,划定步行等时圈。其次,叠加居住用地与人口分布,计算公园绿地综合服务效益,结合居民公园绿地满意度,及相关提案建议。最后,引入专家会诊,把脉公园绿地可达性、均好性、舒适性等空间品质问题。最终形成对城市绿地系统“从空间数据,到居民感知,到专家评测”的系统评价,丰富了传统单一空间分析维度。以此类推,形成对93个指标的综合评价表。
(2)多指标评价模型打通8个维度,按城市专项工作关联度,构建关联集。目前国内外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前者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后者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本次体检按城市专项工作关联度,形成开发强度、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22个关联集评价体系。针对各个关联集构建主客观等级评价模型和综合诊断模型。例如关联区域开发强度、城市人口密度、新增居住用地容积率等指标,组合形成对城市开发强度的综合评价。
等级评价模型。第一,根据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给所有主客观指标赋权重(公式1-2)。第二,计算单个维度主客观综合评价值(公式3)。两者函数f(x,y)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主客观评价值两者关系,得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范围的单维度评价值(公式4)。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3)综合诊断模型引入城市竞争力、吸引力、可持续发展力的战略分析模型,形成城市“优势清单”“短板清单”“城市病清单”的“一表三单”体检成果。
综合诊断表。根据指标评价标准,得到指标的客观评价;基于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加权计算得分,得到指标的主观评价。指标评价分为优良差三级,通过等级评价模型,得到8个维度的评价结果。综合客观与主观评价结果总体判断,重庆市中心城区整体状况良好。
城市发展优势清单。城市发展优势突出,城市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绩。集中表现为城市山水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城市活力不断增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等5个优势。
城市发展短板清单。对比其他城市与重庆“两点”“两地”发展目标,存在一定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创新实力不足,区域辐射能力不强,山水资源利用不够,文化保护弘扬不善等4个短板。
 “城市病”清单。从城市环境来看,结合满意度调查,存在一些“城市病”。包括公共安全隐患较多,城市交通拥堵,城市环境改善压力较大,中心组团过高过密,老旧小区体量较大,城市无障碍环境较差,养老文体设施相对缺乏等7个主要病症。
城市综合诊断模型。第一,基于城市分析视角,结合部门专项工作,确定特征指标集合(公式5-6)。第二,计算单个专项评价值(公式7)。第三,根据专项评价值,排名落后的被识别为城市病Cd(City disease),排名较好的被识别为城市优势Ca(City advantages)(公式8-9)。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2.3 治疗环节:形成“一表、三单”城市综合诊断,推动城市更新提升改造

为有效促进城市更新与城市品质提升,本次体检对接29个市级部门、50多项专项工作。围绕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治理城市病,提出48项更新策略和治理建议,有效促进城市更新与相关专项规划编制。初步构建了城市体检发现问题,城市更新解决问题,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例如:针对检验出的交通拥堵城市病,结合“畅通道路微循环”“机动车限行”等专项工作,把脉重庆山水分割、组团城市特征,建议应从关注车行畅通转向关注慢行舒适,提出“轨道站步行便捷性提升”“地面公交提质增效”等行动建议。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2.4 智慧治理:搭建“数据汇集、指标分析、成果生成”的体检信息平台

平台按照分层架构思路,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指标模型层、平台技术层和应用服务层5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组成。初步实现“数据采集、指标分析、成果生成”三大功能。

围绕城市体检8大维度、93项指标、200多项元数据,构建结构化数据库,形成城市体检统一数据底板;

信息化集成三大模型算法,探索从元数据到指标分析到综合诊断的城市问题智能算法,实现从单指标评价、关联集评价到城市“一表三单”综合诊断;

基于可视化平台,实现体检总体概况、指标分析成果、满意度分析成果、综合诊断成果的综合展示与初步检验报告生成。为城市体检工作成果汇报、宣传、展示供统一的可视化窗口。

未来将结合专项体检分析,研发分析监测模型,针对重点地区与重点问题进行动态监测、提前预警和实施评估。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城市体检平台总体架构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技术特色与创新点

社会化和智能化是治理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维度。城市体检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针对性的开展城市治理,解决“城市病”的重要手段。本次体检突出公众参与,探索形成“检验、诊断、治疗”的体检流程机制。强调智慧治理,搭建城市体检智慧信息平台。
一是建立了涵盖“前期调查、指标设计、分析诊断、治疗提升”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根据居民意见设计补充指标、“主观+客观+专家”多维评价等方式探索全过程工作参与。
二是形成了“检验、诊断、治疗”的城市体检流程机制。在检验环节,构建指标体系。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以指标监测城市发展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以全球城市指数为代表的评价型,二是以战略规划为代表的目标型,三是以总规、控规为代表的管控型,住建部确定的基本指标多为评价型指标,本次体检重点增加目标型与管控型指标,通过城市对比、目标导向、底线预警,实现城市综合评估与监测。在诊断环节,构建从“单指标评价”“多指标评价”到“城市综合诊断”三类评价模型,探索从指标主客观评价,到城市专项评价,到城市综合评价多层次的诊断评价方法。在治疗环节,促进城市更新。2020年提出的治理建议被纳入城市提升“十四五”、区级更新规划等相关规划。
三是构建了城市体检信息平台,辅助智慧管理决策。平台按照分层架构思路,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指标模型层、平台技术层和应用服务层5层,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组成。初步实现“数据采集、指标分析、成果生成”三大功能。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实施情况

本次体检从回应民生关切、促进城市更新、助推政策制定三个方面推动成果实施。一是建立“边检边改”的工作机制。满意度调查完成后,及时归纳梳理居民开放性提案,建立分类台账,包含机动车停放、垃圾处理、公园绿化等11大类问题,反馈给34个市级相关部门和有关区政府,落实整改居民反映的民生问题。二是制定48项更新治理建议被纳入区级城市更新工作方案和相关专项规划。2021年探索开展城市更新专项体检,聚焦存量空间,识别更新要素,设计更新片区人口密度、老旧小区占比等更新专项体检指标体系,打通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制定“两库一图一清单”,即更新数据库、居民意见库、城市病灶分布图与更新任务清单,逐步构建“摸家底、纳民意、找问题、促更新”工作流程,推动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工作闭环运行;三是助推政策制定,体检检验的老旧小区改造难度大、社区养老设施短板等问题,被纳入市级相关政策文件。
城市体检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此特别感谢重庆市各级领导的支持,感谢总院领导、各界专家、兄弟单位部门提出的宝贵意见。未来,我们将按照住建部“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总体要求和倪虹部长关于“城市体检从房子开始,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的指示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民生导向、问题导向,不断推动体检工作向群众身边延伸。围绕“找问题、促更新”,探索城市全生命周期体检评估机制,助力城市品质与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撰稿:王文静 秦维;审核:张圣海.

重庆: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王凯: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中规院规划月度大讲堂(城市体检评估主题)成功举办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城市体检

《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规划中国):《重庆市2020年城市自体检》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