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导读

日前,河北省重点高端智库河北省社科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与经济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报告提出,京津冀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主体,应主动应变,积极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打造一个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板。


本文字数:1098字

阅读时间:4分钟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均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三地的经济实力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2011年到2021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由4.4万亿元增加至9.6万亿元,增加了5.2万亿元。北京由1.4万亿元增加到4.0万亿元,增加了2.6万亿元;天津由0.9万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增加了0.7万亿元;河北由2.0万亿元增加到4.0万亿元,增加了2.0万亿元。


近年来,三地尽力弥补公共服务的发展差距。2021年,京津冀区域共享发展指数为127.6,较上年提高1.8。从基本公共服务看,区域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人,较上年增长9.6%;区域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211万人,较上年增加48万人,区域公共服务不断发展。


报告提到,京津冀三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有所缓解,但经济差距并未缩小,与均衡共富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三地公共服务差距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报告提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新阶段,产业、创新、环保、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和协同发展新空间的创造,都亟待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进行突破,提供制度保障。


打造大开放大协同发展格局


报告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重点。其中就提到了,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动力、机制与模式,推动京津冀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创新协同发展动力,形成加快协同发展的创新支撑体系。加快构建创新人才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京津冀人才支持政策相互衔接、工作体系相互对接、资源市场相互贯通、发展平台相互支撑、体制机制改革相互促进,不断增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三地实质性构建利益共同体。尽快建立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在京津冀区域内有序流动。全面梳理和重新定位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提升发展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落地性。


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打造大开放、大协同的区域发展格局。打破经济融合的行政性障碍,建立都市圈内统一的经济运行规则,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依靠市场机制实现都市圈内的资源整合,以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前线理论圈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视点 |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理论研究 | 王凯:京津冀绿色转型发展的初步思考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聚焦区域协调发展,十地代表团谈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东北振兴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城市规划):资讯 |《京津冀协同发展报告(2023)》发布,协同发力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