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40多年前,由莫伯治、佘畯南、林兆璋等岭南建筑大师创作的中山温泉宾馆落成开业,自此成为岭南建筑一大经典作品。时空对话40年,致敬岭南建筑经典,传承岭南建筑精神,中山温泉中心园迎来了一次全面“复春”。
中山温泉宾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南临雍陌村,北望罗三妹山。1979年由何鸿燊、霍英东先生投资建设,同年10月动工,1980年12月建成开幕,是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组建国内第一支高尔夫球队、是第一家执行现代化管理的酒店,接待过近百位国家领导人,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繁花第一支”,自此之后的白天鹅宾馆等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岭南建筑经典。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罗三妹山发出改革开放最强音:不走回头路。
中山温泉宾馆由莫伯治、佘畯南、林兆璋等岭南建筑大师创作,设计重点突出周边宝贵的山水园林资源,营造丰富多变的园景序列,建筑造型轻巧通透,色彩淡雅,以地方传统装饰体现东方岭南生活情调,是岭南园林式酒店建筑创作的先驱与典范。宾馆规模为200客房,含主楼五栋、别墅十栋及其他配套楼等,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
图片来源:《中山温泉建筑》
直至2021年,中山温泉宾馆服务40年,已经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然而,中心园建筑群已接近其设计寿命极限,建筑墙身、结构及装修老化,出现抹灰与饰面剥落、墙身发霉等情况;此外,40年前的客房尺寸、配套设施难以提供匹配当代度假酒店市场要求的服务,宾馆园区亟需改造提升。
焕发经典岭南建筑全生命周期活力
本次对中山温泉宾馆中心园区域的改造更新,设计团队本着“致敬岭南建筑经典,传承岭南建筑精神”的初心,用“绣花功夫”,旧园新筑,尊古不复古,让新旧融合,和而不同,让中心园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力焕发岭南经典建筑全生命周期活力。 项目之初,设计对中心园建筑环境进行了深入的价值研判,系统性、针对性地提出改造策略:一是延续经典岭南建筑“韵味”,完善保留中心园岭南建筑园林精髓部分并进行修缮,原汁原味再现莫伯治、林兆璋时代的现代岭南建筑雅韵;二是适应现代人居使用场景,对标当代度假酒店的市场要求,对酒店大堂及客房等主要对客服务区域进行活化更新,提升服务性能;三是融入当代新岭南建筑语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诠释岭南空间形态与文化要素,实现新旧共存,时空对话。
“以水为中心,山为前景,高房为屏障,小舍为群星,向山背田野”,这是40年前莫伯治院士、林兆璋先生,对中山温泉的设计构想,“山·水·园·林·筑”构成了中山温泉中心园的格局。本次改造更新,通过“留精髓、复格局、续肌理” 延续岭南园林韵味。
留精髓——完整保留中心园最核心、最精髓的园林建筑:“亭(畅言堂)-台(露台)-楼(一号楼客房)-阁(聚言堂)”,原位原样保留琉璃瓦、漏窗、花栏、花砖等园林建筑装饰要素,修旧如旧。
复格局——通过对比历史图像,80年代初版中心园入口是有水景的,本次改造再现大堂前的水景,恢复“迎宾园——静水苑——山水园”的园林格局。
续肌理——改造更新延续中心园原有建筑肌理与建筑群落组合关系,基调与节奏仍是当年的感觉与韵味。
中心园内外植被覆盖率极高,其中,羽叶垂花、木棉、榕树等多为40年前建园之初栽种,与建筑空间组合交相辉映,共同塑造了岭南园景空间的场所记忆,是中心园的无价之宝,是本次改造的重点保护对象。因此,项目前期对园内树木情况进行了仔细的统计,详细记录树木的冠幅、根茎、高度等信息,为园景空间设计提供了基础。
设计团队坚持“建筑谦让树木,人树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通过游廊、景墙、园林与保留树木进行组景,营造出丰富的园林“微空间”。建筑的新貌与老树的繁枝茂叶仿佛是一场跨越40年的时空对话。
本次改造对中心园的大堂及客房进行整体升级,对标国内外一流度假式酒店设施水准,全面提升服务性能。大堂门廊空间整体西扩,提升建筑入口形象,能同时满足三列停车需求,并在谦让羽叶垂花树的前提下,复原入口游廊,中心园与“五朵金花”无障碍通行,也形成了热缓冲空间,减缓大堂西晒直射,降低了大堂能耗。同时适当扩大大堂体量,以满足全宾馆的入住办理、会务接待、商务中心、大休闲水吧、行政酒廊及部分服务办公功能。
客房部分采用了 “二并一”的组合方式扩大了客房面宽,并在不影响原庭院空间尺度、充分避让原有树木前提下适当增加了客房进深。首层客房增加了独立花园,园林味道、度假氛围更足。客房区延续了原有的单廊布局,每个房间都带有阳台,为旅居带来舒适的微气候环境,实现“每房皆有景”。园区场地高差起伏较多,设计团队通过游廊实现大堂及客房区的无障碍联系。
中心园建筑组群通过山水游廊组织建筑空间,新游廊延续了岭南传统游廊特点,采用轻巧通透的造型方式,建筑檐口深远,结构简明细腻,局部缀以花格,空间视野隔而不绝,形象素雅简洁、灵动自然。建筑与园林空间相互渗透,互为因借。
中心园原建筑与园景中点缀了大量的80年代初岭南建筑经典装饰元素,如琉璃花砖、几何漏窗、虾弓梁、景墙、花格等,岭南韵味十足。本次改造,设计团队用“写意”的方式,对岭南传统建筑要素进行提炼简化,用当代建筑语汇转译经典岭南装饰元素,并用当代材料及工艺进行打造再现。门厅游廊中采用了喷砂米石演绎满洲花窗格,细腻窗格与水庭中的英石相映;回文砖墙景墙,用简练的线条转译经典岭南花格。
首层客房微型花园,花园临景园一侧采用了花砖墙及漏窗做法,兼容了景观通透性及使用私密性要求。花砖墙在统一的砼格之中变换缀以扇形、半月形、方形及多边形漏窗,与保留游廊漏窗遥相呼应。
本次园景设计原则敲定为“以水为心、以山为景,复原中心园园林盛景”,设计前期仔细查阅了早年的园林设计,根据建筑组团多进院落的特点,形成了不同主题的园林空间,渐入佳境。
门廊处恢复迎宾水景,采用现代几何式静水面,搭配英石点缀,营造中心园山水游居的“第一印象”。
进入门厅之后,引入眼帘的是建筑的第一进院落——静水苑,苑中保留了南洋松,沿建筑轮廓圈画出一水庭,此处水面泛有轻轻涟漪,游人可轻抚水面,可戏玩池中金鱼,水中点以几座山石,空间开阔而深远。
顺着游廊深入院中,凭畅言堂而望,是全园的园林画卷高潮——山水园,潺潺流水叠石而下,近处锦鲤于水石中穿梭、彩叶漂浮于水面,远处草中牛蛙腹鸣、淅淅水瀑、石桥山峰。
中心园内装修延用了岭南建筑一贯的简洁素朴、细致典雅的风格,多选用木格、石墙、花砖等材料,大堂与餐厅以暖色木纹为主调,辅以米白肌理材料,空间温暖而细腻,营造岭南园林式宾馆的“烟火气”氛围。厅中造一水中飞梯,无需竖向支撑,可远眺中心湖景观,致敬岭南建筑经典——矿泉客舍飞梯。
室内巧用格栅、玻璃、花格等元素,弱化与室外空间的边界感,园景内透,室内外视野相通,风格相通,气韵相通。
客房采用了暖调素雅的装修格调,高雅简洁,房内采用了岛屿式洗手台,释放了四周通道,搭配可开可合的藤条推拉门可满增加了使用场景的多样性,整体风格带有浓厚的岭南本土特色。

本次对中山温泉宾馆中心园区域的改造更新,是对岭南建筑前辈们的致敬,是对岭南建筑精神的传承,是对经典岭南建筑全生命乐章的续写。旧园新筑,活力再生,新旧相融,气韵相合,和而不同,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延续中山温泉宾馆经典故事。
项目名称:中山温泉中心园改建工程项目 项目地点: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中山温泉宾馆 设计时间:2022年8月 建成时间:2023年3月 建筑面积:1.88万㎡ 建设单位:中山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山温泉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历史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所 室内设计: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设计院 园林设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图片出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山温泉中心园项目组,(摄影)张超、邹林、关江驰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编辑|办公室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致敬 · 传承——岭南经典园林建筑“中山温泉中心园”改建工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