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鉴:发现佛光寺,与中国建筑的“文法”
8月27日,由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与国图讲坛联合主办的系列讲座“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第六期顺利开讲。本期讲座邀请中国文物学会理事,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梁鉴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分享:“发现佛光寺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历史...
8月27日,由北京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RCRA)与国图讲坛联合主办的系列讲座“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第六期顺利开讲。本期讲座邀请中国文物学会理事,青铜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梁鉴先生为我们带来精彩分享:“发现佛光寺和中国营造学社的历史...
书籍信息 书名:建筑遗产的寓意 作者:弗朗索瓦丝·萧伊 译者:寇庆民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 ISBN:9787302297222 1 简介 《建筑遗产的寓意》(L’allégorie duPat...
全球精品酒店微刊 最受欢迎酒店设计类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DHD发现设计酒店 有一种尊贵,只有中国人才懂, 那就是中国古建筑。 千百年来,由于不同地区 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 大体可以分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5期 析唐法门寺地宫“金钱布地”现象 (下) 徐胭胭 3. “玳瑁”钱与舍利瘞埋的中国化 在“金钱铺地”之外,法门寺的前室、后室还有放置于容器内的钱币。如前已述,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第5期 析唐法门寺地宫“金钱布地”现象 (上) 徐胭胭 内容提要:舍利瘗埋伴出钱币为历史上常见,但法门寺地宫出土钱币无论数量、材质还是位置,都超出传统范畴,从一个侧面体现舍利瘗埋在...
《文艺研究》2014年第12期 温故启新: 鲍希曼中国建筑考察研究及其意义 赵娟 内容提要:本文以德国建筑师、汉学家、中国艺术史学者鲍希曼对中国建筑的考察和研究为呈述对象,对其20世纪上半叶的三次建筑考察,以及持...
屋顶就是一部部石刻的史书, 它承载了几千年风雨沧桑的历史积淀, 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民族的精神与灵魂。 无论仰望还是俯视, 你都能邂逅最明媚的风景。 1 中国建筑之冠冕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那众多屋顶形式的变...
《建筑遗产》主编 | 中国科学院 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 常青 编者的话 在本刊第三期“风土建筑专题”的基础上,本期继续对之进行拓展,密切关注近邻日本在乡村建设中风土建筑保存与再生的案例及经验,在《研究聚焦》栏...
END 没有关注的,用你手指姆黑其按下面这个图片,然后识别关注就的行了。 你...
作者:隔溪山(本文获作者授权) | 序 | 依家具史研究者的习惯分类,中国古代的家具可按人们的坐卧方式分为低型、高型和两者在唐宋之间的过渡期三个阶段。其中,宋代逐渐成熟的高型家具到明代形成一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