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论坛】阳建强| 关于城市修补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演讲嘉宾:阳建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

(本文为现场演讲摘录,未经演讲者本人审阅)


阳教授关于城市修补的几点认识与思考,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


一、城市修补作为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发展从大拆大建转为内涵提升的大背景下,城市修补作为转型过程中的新理念和新目标,更是一种姿态。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经历了发展速度最快的建设历程,但也生成了较为粗放的城市发展模式,如“大拆大建”的模式引起了许多问题。而城市修补的目的便在于,改变过去外延式的城市发展路径,强调持续渐进的过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顺应新时期以提升质量为主的城市发展转型。


二、城市修补的提出体现了现代城市更新发展趋向

自城市诞生起,城市更新便作为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从国际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更新运动从贫民窟清理转向社区邻里环境的综合整治和社区邻里活力的恢复振兴;从物质环境规划转向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物质环境规划相结合的综合性更新规划;从外科手术式的推倒重建转向小规模、分阶段和适时的渐进式改善。城市修补则主要针对城市发展的内在机制,强调城市发展应重新回归其本身的内在规律。


三、城市修补的多维属性、价值导向及其工作重点

如何看待城市修补?首先,城市修补应反映出城市更新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维属性。再者,回归城市发展的本质。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效益”和“增长”,现在则要转向“以人为本”,城市修补也应当遵循以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因此不仅要关注大尺度的宏观叙事,还要关注小尺度的日常需求。


城市修补应以提高群众福祉、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活力为目标,最终构建宜居的城市环境。城市修补工作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任务,还需考虑功能设施、环境品质提升等问题,尤其是对人的关怀。一直以来,规划师善于鸟瞰城市,但不善于走到城市里面去,城市修补则需要在人的尺度上观察城市,关注人的真实需求。此外,城市修补工作还应开展多种方式的案例探讨,以应对多类型的城市发展问题。


四、需要积极倡导循序渐进与包容多元的城市修补

城市修补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的工程式任务。同时,城市修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而复杂的实现过程。在此前提下,城市修补需要:


1、在近期开展“战役式”行动,解决历史“欠债”问题。还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加强城市修补的顶层设计,通过多方面政策的配套,循序渐进地开展工作;


2、开展深入与仔细的调查,真正了解群众需求,并将民生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3、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加强多方沟通合作,形成高度的社会共识;


4、纳入成为城市发展的常态工作,而不仅仅是示范性或象征性的工作,使其真正回归城市发展的本质。


(发言整理:吴梦迪)

本文为《城市规划学刊》原创文章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联系upforum@126.com

URBAN PLANNING FORUM     Since 1957

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官方网站:http://www.upforum.org

投稿链接:http://cxgh.cbpt.cnki.net

Email: upforum@126.com

电话:021-65983507

传真:021-65975019

微信号:upforum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  关注“城市规划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