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2019年12月庚子年前夕,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疫情突然开始蔓延,截至2020年3月24日,在国内已造成确诊病例累计81808人,国外累计确诊已超30万人且仍在快速增长中。

“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内有东西能让超过1000万人丧生,那很可能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而不是一场战争”。

——比尔•盖茨 2015年3月18日TED演讲


的确,在当今时代,一场全球性的流行瘟疫产生的可能性要远远高于世界级的战争,且产生的破坏或许更有甚之。

人类与微生物的相爱相杀贯穿了人类发展史,不但催生了抗生素还孕育了现代城市规划,可以说现代城市规划在源头上就与医学与卫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知识的分化与细化,规划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参与度与话语权越来越小。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众多规划界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在了城市公共卫生领域,从城市形态、社区组织、交通系统、智慧城市、大数据等各方面对城市卫生安全格局进行分析解读。可以预见,这次疫情将引导未来规划在城市公共卫生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与精力。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英国1848年《公共卫生法案》

图片来源:凤凰网)

基于长期以来对于城市医疗卫生类公共设施的关注与关于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发展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发展社康中心是深圳这样人口密度高、医疗发展水平不足的城市与地区实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应对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方案。提升社康发展水平能使医疗资源利用更高效均衡,极大地释放医院宝贵的医疗资源,符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国家卫生工作方针(详见《城市规划》2020年第2期刊登的文章《基于智慧城市思想的社区健康服务均衡性研究——以深圳市为例》)。2020年1月19日,深圳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发现了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而在疫情期间,全市社康中心还承担了居家隔离人群的检测、宣传、药物配送等防疫工作,为控制疫情做出巨大的贡献。这充分说明了社康中心作为医疗资源下沉,深入群众的第一道城市卫生防线的重要意义。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全省首例确诊患者提供线索者学苑社康中心李天昊医生
(图片来源:深圳晚报)
回顾过去五年,在《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年)》的指导实施下,深圳的社康中心在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笔者的研究论文始于2015年,当时提出的诸项发展设想也在逐步成为现实,但同时也能看到依然存在一些尚未完全改变的问题:


首先

社康中心的覆盖能力仍有待提升



根据2015年的研究结论,594家社康中心(2014年8月数据)的10分钟服务半径仅能覆盖深圳市建设用地的50.51%,而最理想的5分钟服务半径覆盖率仅有16.85%。根据这一数据推算,深圳市若要基本满足全市10分钟社康中心覆盖需要约1200家社康中心,而2019年末的数据仅有691家。社康中心的规模扩张依然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市域社康中心覆盖范围分析图
(2014年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数据)



其次

管理权依旧分散

全市社康中心绝大多数仍维持着区卫生行政部门——举办医院——医院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社康中心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无疑会导致社康中心建设不协调、发展受制于医院、行政部门难以监管的问题继续发生。深圳市社康中心近年开始初步构建“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的管理架构,规划至2025年形成23个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集团。这一架构通过“管办分离”的方式提升区政府的垂直管理能力,将极大改善管理权过于分散导致无法有效监管的问题。但这是以区属医院进一步下沉的路径实施的,依然不能根本改变医院管理社康、区域产生差异的问题,距离全市社康中心实现统一管理的目标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管理架构
(图片来源:搜狐网)



最后

依旧缺少使用便捷的统一平台

深圳市在2018年启用了社康信息系统做到社康与举办医院双向转诊的信息化,改变原来社康系统独立于其他卫生系统的问题;2019年启动信息系统二期开发推动病历与居民健康档案的融合,各区也逐步尝试开发应用平台。但是可以发现,目前仍然未能改变医疗卫生体系层级单向传递的结构,横向管理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网络结构形态还是现阶段实现医疗卫生能力“软提升”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理想医疗卫生体系网络结构形态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现状医疗卫生体系网络结构形态


回顾新冠肺炎事件,无论是武汉初期还是如今最为紧急的意大利,都面临着医疗资源超负荷乃至崩溃的局面。要避免未来某一天这种局面再次发生,就必须从现在做好准备。正如前文所述,社康是实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资源高效均衡利用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继续加大对于社康中心的投入力度,打造一张高效、便捷的城市医疗卫生安全网,将卫生安全更好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让规划回归改善城市卫生环境的初心。

撰稿:王彦钧
全文见《城市规划》2020年第2期P95-P102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特别关注】从新冠肺炎事件回顾近五年深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