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编制思考

本文作者  

梁邦利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工程师

金艳花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姜   颖  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  助理工程师

毛立财  嘉善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城乡规划管理处副主任



【摘要】 2020年开年之际,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大地,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反思应对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规划体系、规划理念、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实施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几点进一步完善空间规划编制的建议和思路,以便通过高起点的国土空间规划推动示范区的高水平建设。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公共卫生;健康理念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形势持续好转,针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治理-反思”的探讨研究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展开。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探路者和排头兵,那么在应对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同时,如何更好的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来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如何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来更高质量的推进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建设,是我们每一个参与规划编制的工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下面笔者从规划体系、规划理念、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实施监测等方面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规划体系方面

当前,嘉善县正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车俊书记在全省推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出发点,在国家和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框架内,积极整体谋划建设符合嘉善实际的“7(1+6)+67(1+5+11+50)+N”的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针对规划体系中的N个专项规划,除了传统的综合交通、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外,还应充分吸取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教训和总结疫情防治经验措施,增加公共卫生和防疫安全规划、城市重大公共安全“冗余”空间规划等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相关专项规划,将公共安全和健康防护等因子纳入规划体系建设之中。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编制思考



二、规划理念方面

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的意见》等涉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顶层设计的相关文件,不难发现,生态文明思想贯穿规划的编制、实施、监测评估等各个环节。同时从各地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的探索实践来看,在生态文明思想背景下,对环境和生态效益的关注在规划编制中得到了空前重视。那么值此全民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之际,对于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底色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来说,如何有效地将绿色空间规划决策的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HIA)和促进健康理念植入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将尤为重要和十分必要,也是示范区嘉善片区空间规划编制下一步工作需要重要研究的课题。针对绿色空间与公共健康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已有较为丰富、扎实的研究,此处就不再赘述。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编制思考



三、规划空间布局方面

加强“冗余”意识,增加冗余空间配置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初期,由于定点医院床位数完全无法满足需求,大量轻症患者或疑似患者甚至部分重症患者无法入院治疗,从而对疫情防治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和不可控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权衡利弊之后,当地政府紧急选址建设“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并紧急征用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作为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患者。虽然实践证明“两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的建设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那就是城市管理者或规划建设者在“冗余”思维和风险意识上的缺乏。对于“双示范”的嘉善来说,在高定位规划建设之初,在规划空间布局方面,就应该高起点谋划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冗余空间的规划和预留问题,同时要加快研究冗余空间的日常管理和利用问题。


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空间布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公共服务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强,部分城市功能布局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尤其是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的卫生服务设施空间分布不均问题。目前各大城市和许多二、三线的小城市,均存在优势公共卫生资源集中分布的情况,这在平时或许不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和矛盾,但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战”时,由于公共卫生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许多需要救治的民众就会长距离的“流动”,从而将会导致疫情风险的进一步提升和疫情防控难度的加大。因此,在规划层面,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基本单元,来合理配置教育、医疗、交通、文体、商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将尤为重要,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规划引导社区公共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社会的高水平治理。


合理布局,积极谋划推进未来社区建设

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提到:“抗击疫情有两大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疫情防控阵地,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阵地”。社区是现代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功能单元,更是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建议牢牢抓住浙江省大力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机遇,以本次疫情防控为契机,从数量、规模、空间布局等各方面,强化社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力推进支撑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社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编制思考



四、规划实施监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把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分工,防止任务落空,坚决克服‘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规划一套,做起来是另一套”的现象”。因此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值此疫情防控之际,如何从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吸取教训并通过完善的规划评估监测体系倒推规划编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每一个规划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的问题。建议应进一步研究居民健康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监测的有效融合,以及如何更好的将健康理念、健康策略和健康影响评估纳入规划编制及规划实施评估监测体系。


结语: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总结提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肩负着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新成果的历史使命,对于“身”处其中同时又是全国唯一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嘉善片区来说,更应该从这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中,吸取教训、反思问题,并以目标导向和规划引领相统一为原则,从规划体系、规划理念、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实施监测等各个方面,编制实施好嘉善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做到高起点规划,确保示范区高水平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6):6-9.

[2]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的意见[EB/OL].2020-02-06.

[3]李志明,邱利.英国绿色空间规划的实践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8(11):26-32.

[4]李志明,樊荣甜.国外开放空间研究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6):34-41.

[5]丁国胜,魏春雨,焦胜.为公共健康而规划——城市规划健康影响评估研究[J].城市规划,2017,0(7):16-25. 

[6]李煜,王岳颐.城市设计中健康影响评估(HIA)方法的应用——以亚特兰大公园链为例[J].城市设计,2016,0(6):80-87. 

[7]冷红,李姝媛.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健康影响评估及其启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8(4):35-47.
[8]董惠,李秀伟,路林,张昊.生态文明背景下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绿色空间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19(2):40-44.

THE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编制思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挑战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规划编制思考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