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科技、资本、劳动力,是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三大要素。

夸张一点说,集齐了这三要素,你能改变世界。

共享单车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科技在前,加以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得以短时间在全球疯狂扩张。虽有潮起潮落到最后回归理性,但对整个交通行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未来交通趋势


应对疫情和当前经济形势,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振兴措施-传说中的“34万亿计划”,其中包含七大“新基建”:5G基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高科技、重资本,加以劳动力付出,回想2008年的“4万亿计划”对中国这十几年的影响,各位读者感同身受。必然, “34万亿计划”将对中国未来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新冠疫情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及未来趋势中提到,“新基建”发展方向与ITDP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著的《城市交通的三大变革》对未来交通的预测不谋而合: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本篇主要讲述未来交通“智能化”之一- 交通“数字化”。



交通“数字化”


交通变了,其实是生活变了。

每一次交通都伴随着生活的需求,或办公,或娱乐,或教育,或就医,本质上是实现人、物、信息的传递。现实生活中,我们构建非常庞大的客运交通系统实现“人”的物理传递,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等。这次疫情阻止了现实生活中“人”的物理传递,但同时,也加强了“物”的传递和“信息”的在线传递。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本以为疫情即将过去,人们的生活很快恢复正常,封锁期间短暂繁荣的“线上”交通(宅经济、云生活)很快恢复到现实交通中。但如今全球疫情日益严重,疫苗还需12-18个月,欠发达地区局势难以控制,作为首都的北京也开始常态化防控。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来源:中改2049

必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广大民众会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使得线上生活持续时间更长。届时线下交通场景会如何变化,传统交通体系该如何调整,现有交通资源应如何分配和高效利用?
由此,研究交通需求从“实体化”到“数字化”的演变尤为重要,本篇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转移-宅经济,云生活
第二阶段 巩固-虚拟现实
第三阶段 终极-梦联网

阶段一:转移

宅经济、云生活


疫情期间,千家闭户,万巷无人,家家户户过上了“云生活”。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迅速崛起,加以生鲜配送,人们足不出户可以完成生活所需。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超4亿,生鲜电商活跃用户接近7000万,短视频行业用户增量超4000万。[1][2]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以及线上体验的优化,“宅经济、云生活”的短暂繁荣或将持续。同时,更多新场景进行数字化重塑,如云春游、云博物馆、云演唱会、云陪伴等,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来源:阿里研究院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来源:QuestMobileTRUTH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


阶段二:巩固

虚拟现实


越抽象的事物,大脑接收时耗能越多。
文字 > 图片> 视频 > 现实场景(虚拟现实)


回想线上信息传递的变迁,论坛、博客(文字),微博、朋友圈(图文),再到如今火爆的短视频、各种在线体验(视频),大脑必然会选择更轻松更具体的方式。信息传递的未来,必然是趋近于现实场景(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嗅觉)的传递,即虚拟现实。

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更加逼真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嗅觉,让人们身临其境,像电影《头号玩家》里描述的场景一样。



想象一下,你去海边,



视觉上,你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金色的海滩,全景视网膜屏幕技术可以实现;
触觉上,你感受到脚踩在沙滩上,被细沙包裹的触感,全方位体感衣可以实现;
听觉上,你听到海滩上此起彼伏的海浪声,玩耍嬉闹声,三维定位技术、立体环绕声可以实现;
嗅觉上,你闻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海水的味道,VR气味模拟器可以实现。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来源:头号玩家

这些感受,都能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传递给你。你不用长途跋涉,乘坐着现实中的交通工具,耗费着宝贵的假期时间,忍受着旅途的拥堵和颠簸,在家就能享受这种去海边的状态。

未来将有更多更丰富的虚拟现实场景,甚至像现代家庭的电脑一样,家家户户必备一套虚拟现实设备。届时会取代相当一部分的实体交通出行,缓解交通拥堵、职住不平衡、节能减排等城市规划难题,甚至改变住房、开发、城市配套等一系列城市形态,颠覆整个城市运行的底层逻辑。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头号玩家》所使用的全方位跑步机在现实中已有90%程度的还原产品,来自国外一家公司Infinadeck(无限甲板),来源ZonerTV

阶段三:终极

梦联网


你有时会分不清在梦里还是现实。为什么?

大脑是一切感觉的中枢。梦是大脑让你感觉到的世界,而真实世界是通过感官传递到大脑让你了解到的。严格意义上,经过大脑的作用,梦境与现实世界对你带来的感受是同样真实。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来源:盗梦空间

虚拟现实用外在的感官科技影响大脑感受,如今科学家尝试直接通过脑电波控制大脑感受,如脑机接口技术。也有研究尝试发送特定脑电波控制大脑保持睡眠状态,甚至控制能大脑记忆和遗忘。[3]

未来,甚至会出现“梦联网”
先进的科技能让人们一直保持睡眠状态,切换至深睡眠作为躯体休息,切换至浅睡眠可以在梦里学习、工作和生活。

这项技术首先会应用在养老行业或者医疗行业。现实中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在梦里,他们是健全的,年轻的,健康的,可以去见识万千繁华世界,可以实现他们在现实无法实现的梦想。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来源:网络
甚至以后,他们都不愿醒来,去面对残酷的现实。
至于现实中我们为他们苦苦推行的包容性街道、无障碍设施,可能都不需要了。
有人会争议,有人会批判,这还是活着吗,这还有伦理道德可言吗?说到活着,如果有人在现实生活中如此的痛苦和不堪,你会限制他向往美好梦境的权利吗?说到伦理,古代新郎新娘到结婚洞房的那一刻才能见面,婚前见面是会被周围人所唾弃。放到现代社会,你能想象吗?
那未来,你能想象吗?
世界变化之快,已经超越了你我的想象范畴。在这一切巨大变化面前,传统交通研究,像一艘航行在海上的巨轮,巨大的惯性会其继续往前移动,但终将改变航道。
附:未来交通趋势系列文章(点击链接可阅读相关文章)


_

未来交通趋势


智能化

电气化

共享化


_

· 5G基建(万物互联)

· 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

·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新基建

· 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

· 特高压(电力供应)


· 人工智能(运行核心)


_


· 无人驾驶


_

· 公共交通(公交地铁)


· 交通“数字化”


· 共享微出行(更高效利用道路空间)



参考文献

1.QuestMobile的2020年春节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

http://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81

2.Mob研究院2020疫情下的远程办公行业洞察

http://www.mob.com/mobdata/reportDetails

3.Jaekyung Kim, Tanuj Gulati, KaruneshGanguly. Competing Roles of Slow Oscillations and Delta Waves in MemoryConsolidation versus Forgetting. Cell, 2019; 179 (2): 514 DOI: 10.1016/j.cell.2019.08.040


图文 | 邓涵

排版 | 陈纤嫣

@ 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 图文除标注外均由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获得授权,转载时须在文首标明来源: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且附上公众号二维码。未经授权不得使用,违者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有您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如果您有任何想和 ITDP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分享的话,请告诉我们。



点击文章标题下的 “ITDP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 或

长按一下QR code关注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健康城市:应对新冠疫情专栏 » 疫情后城市交通未来趋势和畅想②交通“数字化”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