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本刊原创文章需支付稿费
详情联系文末邮箱

老师们就在群里发了电子教材,
根本没有在什么软件上直播上课
“
城市化中国的今天,乡村人口在减少。但就国土和地理而言,中国的乡村仍是包围城市列岛的汪洋大海。在人们认为乡村防控和医疗条件差、村民意识不高的情况下,中国乡村地区发挥基层邻里动员机制,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地处武汉的“华中乡土派”学者认为,中国乡村作为城市化、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在新冠疫情打击经济和就业的同时,给了农民工返城复工更大的弹性选择,缓解了新冠疫情在城市环境的集中爆发。这可能是“乡村乡民救中国”的又一次历史注脚。
”
文+图/
大伍,90后女生,喜欢蓝天白云的历史专业搬砖者
2020.04.07

孔飞力在《叫魂》中有一段话说:“整个社会竟然感受到同样的危险,下层的民众和上层的权贵竟然受感于同样的不测。暗示着社会上存在一个紧密内在联系的文化网络。社会就像一面多棱镜,将人们对叫魂的看法以各种各样的色彩反射出来。”信息的共享和政府强有力的举措让乡村也有了波澜,乡村在新冠肺炎蔓延期间也有不同于城市的“非常”表现。
在网络上新冠病毒消息甚嚣尘上的时候,我的家乡——湖南衡阳的祁东县,还很平静。家乡的小镇和最初的武汉一样,人们都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有次和朋友聊天,武汉的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只是武汉有,只不过这次病情刚好爆发在武汉而已。

祁东乡景
100万个故事,不是只有一种感受。不同的身份,受到的影响又是不一样。虽然现在自媒体很发达,传播渠道也很多,而形形色色的人以自己知道真相而通过各种渠道发声,谣言和真相谁也分不清楚,而这些声音也因为互联网的发达而传播到各地。

新冠疫情和当初非典发生的时间一样,都是在年关的时候,小镇上的居民还在为一年一度的除夕和春节做准备。腊月二十九,菜市场、猪肉行、牛肉行里人山人海,居民都在挑选新鲜的肉,虽然今年肉价上涨得厉害,猪肉涨到了35一斤,牛肉也涨到60元一斤,但是买起来毫不手软。
道路两旁的水果摊更是大人小孩齐上阵。这个时候买东西都不会觉得贵不贵了,平时舍不得买的,这个时候都会满足家人的需求。毕竟一年从头忙到尾,只有这个时候能享受家庭的温暖,觉得自己忙得值。
上午只买了一些零食类,剩下的不能放很久的菜类则等到大年三十那天才买,这样可保证食材的新鲜。网上说的热火朝天的新型肺炎在乡镇上并没有引起一丝波浪,街上戴口罩的只有一些年轻人。
中午回家浏览了下微信群和朋友圈的内容,在县城的同学说县城里药店已经没有口罩了,认为现在是家庭囤医疗物资的时候,能买口罩和消毒用品就尽快买。
下午去镇上买年三十祭祖需要的纸钱、香、鞭炮等物的时候,去离医院最近的药店,售货员说现在没有口罩,明天才能到货,我只买了些消毒水和碘酒。
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街上都没几个人戴口罩,可是药店却没有口罩卖,奇怪。



除夕当天,去街上买了晚上团圆饭需要的肉和蔬菜等,想着昨天会到货的口罩,赶紧去药店,发现前面已经有人买了20个,我当时还奇怪咋买拆开的,后来才知道口罩的正常包装是一盒50个,价格也从1块涨到了两块,觉得贵但还是咬咬牙,买了一盒;又拿了一瓶消毒水,这个没涨价,500毫升还是3.5元,比后面网上卖的便宜多了。
随着后面疫情的扩散越来越严重,多次后悔没有多买口罩。后面大家都知道,口罩生产商都收归政府,基本上只供应湖北和医院,一般人都买不到。网上更是抢不到口罩,我朋友后来在网上买了30个一次性的口罩,花了一百多。
这是一般村民在大年前的情况,还是充满年味的。转折点就在大年初一。往年的时候,家旁边的国道上车流量很大,但是今年却不一样,没发生堵车的情况。
大年初二——湖南省对新型肺炎实行一级响应的第3天,在政府网络宣传下,我们这迎来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家拜年的春节。从初三开始,机动车和公交车、客运车都不运行,街上的私家车更是少的可怜。镇上的菜市场封闭。新闻联播对新冠肺炎的报道时间也越来越长,让我父亲——一个不接触互联网的人也知道了病情的严重性。


左:村口贴的疫情防护知识;右:疫情期间特意修好的喇叭,村里有好几个,每天报道疫情期间防护和注意事项。

疫情对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影响。父亲,作为一个建筑工人,计划是正月十六出门的,因在疫情的缘故,不能上班。堂妹,在饭店和棋牌室合一的地方上班,还没说什么时候可以开工,面临失业的威胁。
对于学生来说,因为有“停课不停学”的活动,所以家里的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学而思”上面,每天九点用手机上课,小学生每天上语文、数学、英语,第四节课有时候是绘画课、有时候是体育课。晚上有时候是针对家长展开的讲座。这对我们这些小地方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这边镇上公立的小学和初中,老师们就在群里发了电子教材,布置了一些作业,根本没有在什么软件上直播上课。
正在复读的二妹,本来2月7号就得去学校,但是因为疫情被推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返校。所以任课老师基本上每天来群里布置作业,就看着我妹每天从八点半到晚上十点,除去中间吃饭的时间,都在写作业。3月底还组织了一次线上月考,老师在群里发试卷,学生在家里写,在规定的时间把写的答案拍照上传到群里。

四月初,返校的具体时间下放、4月7号,高考推迟一个月的消息也出来了。但是一个问题是少了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学费一点都没有减少,学费就要4600元,加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7350元。因为疫情,很多人都没有正常复工,没有收入,搞不懂为什么学费还是这么多。

「疫·城·生活系列」
策划/崔国
编辑/宋敖
—
如果屏幕前的你有感兴趣的城市话题,
欢迎来信交流。
每一封信都将获得认真的对待。
email:cgcuiguo@urbanchina.com.cn
来信请附上话题名称、300字以内的解读,
并注明你拥有的素材。
—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微博/ 豆瓣:城市中国
App:Appstore搜索 城市中国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长按二维码
购买电子版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中国杂志):疫·祁东 | 乡村,作为城市韧性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