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才刚迈入21世纪20年,受非典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影响,我国城市生活不得不处于非正常状态已达两次,其影响之大、损失之重是大家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作为规划工作者,笔者建议在今后的空间规划中应考虑增加传染病防治专项规划内容(简称防疫专项规划)。
“防患于未然”是古人总结多年灾祸防治的经验与教训所形成的成语,正是为防患未然,规划部门多年来与相关部门合作,就地震、洪水、烈火等自然灾害的防治编制了抗震、防洪、 消防等专项规划,给城市生活安全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扩展则反映出:尽管我们配合医疗部门就日常疾病治疗编制了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但其中对居民日常生活危害更大、影响更广的传染病防治却考虑不足,迫切需要考虑开展防疫专项规划。传染病防治是一项由医疗部门负责的重点医疗专项工作,但其最终的医治防控内容都会具体落实在国土空间上,并可能对所在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及生态造成极大影响甚至是危害。为此,以人为本的空间规划,绝不能待病疫广泛传染了再被动地去开展相关医疗救护设施的布局及建设规划,而应该、也必须能提前考虑编制防疫专项规划。
首先,将重大传染病防治纳入城市医疗卫生设施整体格局中予以考虑。重大传染病不同于普通疾病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扩散性及其对公众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如何能通过全市医疗卫生设施的 合理分区、分级布局,以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传染病扩散及危害,是防疫专项规划中所应重点关注的刚性内容和基础工作;
其次,针对传染病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规划应刚性与弹性相结合。既要长远考虑在全市合理布置重大医疗卫生设施,又要能具体结合病源分布、传染途径及扩散范围来确定各种传染病的应急防治实施方案。这确实是非常专业性的工作,空间规划工作者应能及时配合医疗工作者来确定防护范围、措施及救治设施布局;
关键是应能变被动为主动、妥善处理好传染病防治与城市正常生活的关系,这既要考虑疫情发生时期城市的日常生活及生产如何能尽量不受或少受影响而正常开展,更要考虑在城市规划年度体检中注意传染病的防治,要充分利用规划所拥有的社区居民信息化网络资源,让区域性传染病发现于萌芽,进而能使患病者得以治疗、多发区能及时有效控制、平常区能提前预防及正常开展生活。
相关阅读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微信改版后 好多人说不能很方便找到我了 其实把咱们“城市规划”置顶就可以啦 只需要5秒钟哟~ 官方投稿网址:http://www.planning.com.cn
微博:http://weibo.com/cityplanningreview 微信号:chengshiguihuazazhi 电子期刊:App Store搜索“城市规划”(支持iPad下载) 国内统一刊号:CN 11-2378/TU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1329 关注我们,精彩无限~!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城市规划):【规划治疫】刘奇志|建议增加传染病防治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