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日报351:算上找车位,“自行车+地铁”交通完胜小汽车
导读:昨日规划圈微信发布了47篇文章,今日规划日报推荐其中的两篇文章与一则新闻。两篇文章是通过大数据对“自行车+地铁”和小汽车交通的PK验证,以及对“传统街道”的一则感悟。推荐的这则新闻是《关于加强摩拜共享单车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联合声明》。...
导读:昨日规划圈微信发布了47篇文章,今日规划日报推荐其中的两篇文章与一则新闻。两篇文章是通过大数据对“自行车+地铁”和小汽车交通的PK验证,以及对“传统街道”的一则感悟。推荐的这则新闻是《关于加强摩拜共享单车交通秩序管理工作的联合声明》。...
作者:滕爱兵 南京格瑞林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0 引言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于中短距离出行以及中长距离出行的首末端。然而,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私人小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步行和自行车...
█ 1、声音|对城市设计“制度与创新”的回应微信公众号: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刚刚过去的城市设计学委会2016年会,以“制度和创新”为题,这是中国城市设计的真问题,城市设计创新是无形,还是需要有界?城市设计实效是靠制度?还是创新?不妨我们将这次...
2016年11月19日-20日,以“制度与创新”为主题,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顺利召开。以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的主旨报告内容,完整PPT请耐心翻至文末。 “ 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 理序、协同、建规、创造——...
波士顿创新文化的缘起 1.包容之城 城市经济学家佛罗里达在解释现代城市创新能力的形成时,提出了著名的三“T”理论:城市必须具有足够的“包容性”(Tolerance),才可能吸引到具有创造力的各色“人才”(Talents);而只有拥有人才,才...
规划服务发展 创新引领转型 —北京市规划院30年发展之回顾与展望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施卫良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北规院”)于1986年10月正式成立,至今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北规院在市委、市政府及市...
(本文刊载于《城市规划学刊》2016年第4期,限于篇幅,略有删减) 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体系正在形成,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获得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上海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从全面建成“四个中心...
杨永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多年来,专注于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和绿色生态宜居城镇研究。主持完成建设部科研课题和内蒙古自治区科研项目多项。先后主持完成的规划项目获国家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
投稿邮箱:upiweixin@163.com 引言 纵观城市发展史,先有城市后有铁路是基本模式,但多数高铁新城开发“反其道而行”,以高铁设站为契机,先有铁路后有城市。本文研究的对象即是因设立高铁站点而开发的新城,站点通常选址在...
“ 中科院昨天发布《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调查了40个城市,首次通过大量居民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反映了公众真实的城市宜居性感受。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宜居指数整体不高,平均值只有59.92分,低于60分的居民基本认可值。其中,青岛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