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文摘丨潜藏的画意:戴熙《忆松图》创作缘起初探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2期 潜藏的画意:戴熙《忆松图》创作缘起初探 丛 涛 《忆松图》是戴熙创作于1847年的一幅山水画,描绘的是军机大臣祁寯藻的故乡景色。这幅作品并非画家亲历所得,且题跋表达出抑郁之情,画家...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2期 潜藏的画意:戴熙《忆松图》创作缘起初探 丛 涛 《忆松图》是戴熙创作于1847年的一幅山水画,描绘的是军机大臣祁寯藻的故乡景色。这幅作品并非画家亲历所得,且题跋表达出抑郁之情,画家...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1期 雷峰夕照:“遗迹”的观看与再现 吴雪杉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在13到16世纪可能经历了一个变化:观看重点由“孤峰犹带夕阳红”的山峰逐渐向雷峰塔转移,而16世纪开始残破的雷峰塔也没有减损“雷峰夕照...
上一期写了绘画中的桥、亭手法点景,这种手法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是增加画面的人文趣味,这种手法是不是适合村落?当然非常适合,本期结合村落案例来看看。 桥 文澂明...
居家战疫,文化相伴。即日起,绩溪县文化馆将为您推出【非遗战“疫”】系列。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每一期,我们都将精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资源,结合【超星】专题,以富媒体形式展现多彩非遗文化,满足大家居家战“疫...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古建筑以数量多、质量高、类型全、保存原始而独步全国。从现存最早的唐建中三年(782)南禅寺开始,几乎每隔五十年即可找到古建筑相续,可谓脉络清晰,体系完备,是研究中国古建筑演变沿革的活教材。 全国600余座元代...
山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古建筑以数量多、质量高、类型全、保存原始而独步全国。从现存最早的唐建中三年(782)南禅寺开始,几乎每隔五十年即可找到古建筑相续,可谓脉络清晰,体系完备,是研究中国古建筑演变沿革的活教材。 全国600余座元代...
图/崇陵牌楼门正面相(1915年与2014年) 制图:郭语涵 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号 mobiheritage 清代陵寝牌楼设了门扇,照片上大家可能都见过正面,您可想过门扇的背面和侧面是什么样子吗?门扇的构造如何?这样一种...
京城文化漫步 在北京这座历史深厚的城市里,每一个院落都有很多故事,每一处历史文化街区都是一本关于城市的书,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也自然而然地渗透进文艺作品中。“京城文化漫步”栏目专注于发掘书·影·音中的北京印迹,带领大家寻访北京文化故事的发生地...
▲《峨山图说》书影,谭钟岳绘图, 廖星堂按图编文,顾复初题签 序 作为普贤道场的峨眉山自古以来就是佛山胜境。巉岩危峦,洞府凹谷,坪岗丘坡无一不有寺,无庙不供普贤。这种盛名也传到了光绪帝耳中。光绪十一年,他忽然提出要到峨眉山祭祀。当时的地方官...
舆图是我国做规划一项重要的技术发明,上承青囊之术(俗称风水),下启山水绘画之神。舆图的识别绘制一直是我们传统的重要文化技术,可惜在近代随着西方三维空间技法的传入而逐渐被替代,但是舆图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