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湖共兴——嘉兴南湖(纪念馆)中轴线景观概念规划
CO-REVIVAL OF CITY AND LAKE: Landscape improvement planning for Jiaxing South Lake area
业主单位:嘉兴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完成部门:风景园林五所、郑晓笛工作室、三维实景研究室
奖 项:规划和总体分析之环境类荣誉奖
一、项目背景
嘉兴南湖和湖心岛作为中共“一大”会址,在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湖烟雨楼、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成为人民群众感受红色文化、追忆革命历史的红色圣地。2021年适逢建党百年,嘉兴市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嘉兴南湖景观规划设计咨询工作。
此次设计任务是在大南湖区域约4.8平方千米总体统筹研究的基础上,对南湖周边区域、南湖革命纪念馆轴线沿线区域约2.8 平方千米范围进行景观概念规划。基于现状调研和相关专题研究,我们认为嘉兴南湖片区在红色文化展示、自然历史环境塑造以及与城市融合发展三个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嘉兴南湖项目总体研究范围
二、“红船精神”引领总体规划理念
本次对南湖的规划设计确立了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总体规划理念。通过系统性优化南湖红色文化主题景观,放眼嘉兴城市发展历史与格局,让“南湖红船”融入城市的发展进程之中,让“红船精神”引领城市建设。
诞生于嘉兴的“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一百年前,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在嘉兴诞生。经过百年奋斗,我国如今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一百年同样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百年前,一群充满理想信念的年轻人在嘉兴南湖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未来一百年同样寄希望予青年。
“两个一百年”接力离不开“红船精神”——以史为鉴、勇当舵手、逆水行舟、开创未来。在嘉兴红色文化景观中要格外强调传承与创新,将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生活场景,致力于让红色文化走进年轻一代。
三、规划策略
“一脉相承、城湖共兴”

总体策略分析图
“一脉相承”,即“城脉、山脉、文脉”,将南湖作为嘉兴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节点,营造南湖新山水格局,充分挖掘红船文化价值,完善红色主题空间序列,建设禾风雅韵的大南湖景区;“城湖共兴”,即“激活、通达、韧性”,通过功能活化、游线组织、交通完善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规划健全游览体系,从参观内容、体验方式和游览路线的层面进行整体完善,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强化南湖红船的红色文化精神魅力。

规划鸟瞰效果图
四、规划思路创新
如何让现代人更加深刻地了解“红船精神”、如何更好地诠释和展示“红船精神”是规划设计重点。结合现状问题,嘉兴红色景观规划设计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探索。
1、历史场景和时代背景的还原
对于红色文化主题的表现,并非定义在文化遗迹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建设中,更要对红色实践的发展脉络、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营造具有整体性的环境氛围,让人们可以身临其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所具蕴含的意义。
(1)营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环境氛围,而非针对文物个体或小范围的保护与改造。
从城市发展空间角度,重新梳理“嘉兴古城—南湖—纪念馆—市民中心”这一文化展示空间序列,衔接子城至豪股塔的轴线空间关系与湖心岛—革命纪念馆的红色文化脉络;梳理挖掘人文内涵,恢复展示文化遗存,提升景观风貌。结合南湖新八景、十六园、二十四桥的规划,再建南湖盛景;通过船、桥、塔、园等环境要素突出嘉兴地方景观特色;结合传统节庆活动的举办,活化非遗资源,营造可游、可赏、可学的历史氛围。

重塑南湖风韵分析图

西南湖放鹤洲设计效果图
(2)丰富红色文化主题游线,优化慢行交通和游赏系统。
基于史料研究,还原“一大”会议成员在嘉兴的路线轨迹,加强相关红色文化资源点的保护利用。结合“重走一大路”文化主题线路的打造,优化公共交通服务、慢行交通和水上游览体系,增加必要的立体交通以改善区域内慢行交通连接;借助南湖与纪念馆之间的文化主题通道“巡礼路”设计,提升南湖山水格局。将红色文化融入自然景观之中,随时间线索形成“红船启航—艰难潜行—漫道雄关—继往开来”四个主题景观段落,回顾百年奋斗道路。

优化慢行交通和游赏系统分析图

“巡礼路”文化主题廊道设计效果图
综上所述,基于对嘉兴城市历史发展脉络与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对南湖历史景观与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恢复,系统性展示“中共一大”历史事件和革命精神,让大众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红船上成立这一伟大事件的历史必然性。
2、红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相互映照
通过对数次建党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革命历史事件的纪念主要是基于对历史发展阶段的回顾,针对当下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思考,达成共识,进而指导前进方向,进行文化传承。
因此,在规划设计中需强调延伸历史脉络,接续现代发展主题。综合考虑步行空间和行人活动轨迹,依托园林地形空间和植物景观进行改造提升,营造自南湖南岸至市民中心的三个纪念空间序列——“巡礼路”、“方正心”、“人民环”,以时间为脉络讲述“千年传承,声传画舫”、“现代治理,强国之路”、“不忘初心,人民至上”的红色文化传承故事。

建党周年纪念活动重要指示精神整理分析图

完善纪念空间序列分析图
融入现代设计方法,面向城市居民和年轻一代。针对市民广场、南湖天街等具体节点设计,对现有室外空间尺度进行优化,改善服务配套设施,提供剧场演出、特色植物观赏、体育休闲、儿童游乐等多种场地功能,满足市民日常使用需求。节点设计以现代简约为主要设计语言,局部结合具象场景展示,在强调重视红色文化主题表达的同时,融入生态设计和智慧功能理念,更有利于青年一代的理解和接受。

市民广场生态化、智慧化改造效果图

南湖天街桥梁及周边环境改造设计效果图

“红船启航”节点效果图
开放类,获卓越奖(Awards of Excellence)2项
北京前门大街照明提升设计
佛山城市中央会客厅夜间经济环境营造项目
建成类,获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9项
新自然、新村舍、新活力、——花溪乡村景观休闲活力带“三重奏”,贵阳,中国
北京市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改造项目
北京市东城区黄化门三十五号院公共空间提升
淄博市双创公园城发展服务中心景观环境设计
后水湾北岸乡村景观修复规划
从“低效贫瘠地”变身“多效益绿洲”——邯郸郊野森林公园景观设计
能治愈会呼吸的健康人才环——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规划,贵安新区,中国
济南市药山西片区洋涓湖公园景观设计
河南省商丘市冉庄村人居环境提升方案
分析和总体规划类,获荣誉奖(Honourable Mention)10项
重塑城市本源——河北省唐山市小山“源点片区”城市更新(获奖2项)
“民族融合,和谐共生”——昆明沙朗片区生态规划
寻回梦中红树 共享湿地家园 ——广州市南沙区红树林保护与修复规划
重塑大湖边缘——以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建设推动人湖共生发展
嘉兴南湖(纪念馆)中轴线景观概念规划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工学综合组团景观设计
潍坊市中央商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花马池盐湖片区可持续设计
荆州“古城小样板”片区概念性规划和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

扫码or点击查看更多获奖项目
编辑/排版|李刚
封面图/头图|供稿部门
供稿|清华同衡 风景园林五所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清华同衡规划播报):2023年IFLA APR国际大奖|城湖共兴——嘉兴南湖(纪念馆)中轴线景观概念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