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淳安县

汾口镇驻镇规划师 

张静


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乡村“造梦师”

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淳安是我的“第二故乡”。


自从2004年毕业以来,我几乎年年参与淳安的规划设计工作,大大小小的规划做了几十个,淳安县城里大的建设项目我都比较熟悉,多的时候一周要跑淳安三四趟。


汾口镇我更是熟悉,早在2006年时,我给汾口镇做过一个村庄规划就拿到了全国二等奖。从2021年开始,我作为第一批驻镇规划师一直驻点汾口镇,先后参与《汾口镇美丽城镇规划》和《汾口镇村庄单元规划》的编制工作、《汾口镇国土空间规划》《汾口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评审工作、农贸市场等建设项目的现场指导工作,以专业知识参与汾口规划编制、规划、评审以及宣讲工作。

镇上“造梦” 绘好产业蓝图

汾口镇“底子好”,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本身又是淳安县唯二的县域副中心镇之一,拥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为了做好汾口镇的未来发展谋划,2023年2月起,我长期驻点在汾口镇,每个月至少在汾口待上一个星期,与汾口镇镇政府、发改委、规资局、建设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文广旅体局等13个部门,以及各分管县领导多次深入调研、充分交流、反复谋划汾口镇的发展蓝图。


汾口镇产业基础较好,产业空间较大,是周边乡镇没有的;因为位于淳安地势最高点,在修建新安江水库期间得以保留了一大批原汁原味的徽派建筑;杭淳开高速也即将修建一个高速口直达汾口镇,依托这些优势,我们规划设计以农业相关加工制造业以及共富“农文旅”为突破口,调整升级汾口的产业结构,并提出了未来3-5年重点产业和重大民生设施项目建设清单,并提交了包括条块各项内容集成的“一张发展蓝图”和近远期两张项目清单等内容在内的《汾口镇未来发展谋划成果》,方案也得到了县领导和各部门的充分肯定。

村口“圆梦” 画好生活美景

产业蓝图画得好,生活美景也不能少。


对村民而言,“规划”是个“高大上”的名词,和日常生活没有关系,“三区三线”“用地指标”“控制线”这类专业的规划词汇更是仿佛“另外一个世界的词汇一样”。


但你要告诉他们,村口这块地是基本农田,不能建宅基地,要去旁边的可建设用地上建,他就有意见了,“不都是一样的田地吗?为什么这里不能建那里可以建?”“你们不是做规划的吗?把地挪一挪呗。”驻镇规划师的工作就是在宣传乡村单元规划的时候,做好“宣传员”,把“硬核”的规划知识,翻译成村民听得懂的语言,明确告诉他,哪些用地“红线”不能碰。


7月份的时候,汾口镇就2023年编制的35个村庄的单元详细规划草案,针对乡镇资源保护、产业发展、民生补短等内容组织了一次面向村干部和村代表的规划公示和咨询答疑活动。


我们发放了三类调查问卷,进行了规划公示,开展了3场咨询答疑活动。调查问卷我们就采用了三种形式,针对青壮年村民采用微信小程序发放网络问卷;针对村委采用纸质问卷;针对老年人当面问问题,确保调查收集的资料和实际情况无误,规划公示和咨询答疑更是35个村庄全覆盖周转,通过咨询答疑,让村代表对规划专业内容听得懂,有认同,明白“规划蓝图是怎么回事”,同时化解了一些村庄建设空间的矛盾问题,并对一些村的产业发展做了引导。


淳安的规划“难”做。“难”在特别生态功能区,遍地都是规划红线不能碰,“难”在规划专业知识不落地,基层工作人员都是一知半解。


淳安的规划“好”做。“好”在驻镇规划师制度的出现,给基层规划编制添帮手、为共同富裕添助力,用前瞻性思维做好顶层设计,把每寸土地都规划得明明白白,用服务型态度做好规划下乡,把每个规划思路都剖析得透透彻彻。


2023年是全市规划攻坚年,也是我作为汾口镇驻镇规划师的第三年,我会一直尽我所能,助力各级各类规划加速编制,助力产业和民生补短项目顺畅落地,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空规处


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服务手记(二十一)︱张静:乡村“造梦师”助力特别生态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