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单单在一点什么感情底下,打滴溜转;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使人心慌心痛。


——林徽因《山西通信》,《大公报·文艺副刊》第96期(第12版),1934年8月25日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前   言

晋汾古建筑续查


1934年8月,受费正清和费慰梅的邀请,梁思成、林徽因前往山西考察古建筑,并撰写《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和《山西通信》、《窗子以外》。九十年之后,学术研究和遗产保护的环境已然剧变,但是,似乎又有些因素从未改变——本次考察路线即来源于此。

 

曾经多次往来于太原、晋中、临汾和运城,穿梭于田间地头,很多感受掺杂其中,细节已经淡忘,可能多数都没有机会转化为研究,但是这种感受的价值无可替代。

 

区区十天,我们能接触到的只是山西古代建筑当中的很少一部分,若干年之后,大家是否还会想起这次考察?是否还会记得这次展览?从平遥到汾城的city walk,还有清凉寺的乡野和池神庙的冷雨……

 

希望观察和体验能够成为我们身体、意识和生活的一部分。


考察

团队

成员:人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晋汾古建筑续查”分队

地点:山西省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及运城市

带队:段牛斗(人文学院文化遗产系讲师)、蔡敏(人文学院社科部讲师)


此次考察得到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副研究馆员段恩泽,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党晟,以及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大力支持。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梁思成、林徽因《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考察内容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1934年林徽因考察汾阳小相村灵岩寺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考察行程

晋汾古建筑续查

4.20:永祚寺 崇善寺大悲殿

4.21:山西博物院 太原纯阳宫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王家峰墓群) 太原文庙

4.22:龙山石窟 晋祠 天龙山石窟

4.23:双林寺 南政隆福寺 镇国寺 干坑南神庙 平遥武庙 传统彩塑工艺

4.24:平遥古城自由活动(推荐:平遥城墙 平遥县衙 平遥城隍庙 平遥文庙 平遥市楼 日升昌旧址)

4.25:后土庙 祆神楼 源神庙 洪山窑址 传统琉璃工艺 霍州署 霍州祝圣寺 霍州鼓楼

4.26:牛王庙戏台 东羊后土庙 王曲东岳庙 临汾市博物馆

4.27:丁村民宅 大悲院 晋国博物馆(曲村-天马遗址) 汾城古建筑群

4.28:古魏城遗址 永乐宫 广仁王庙 巷口寿圣寺砖塔 芮城城隍庙 清凉寺 坡头遗址

4.29:运城关王庙 池神庙 泛舟禅师塔 解州关帝庙 常平关帝庙 盐湖

4.30:解散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太原文庙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天龙山石窟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镇国寺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考察传统彩塑技艺(平遥)


1

程菁鑫

此次考察之中,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对传统彩塑制作现场的近距离观察。在考察平遥武庙之前,段老师联系了正在庙里工作的冀云丽师傅,她带领我们爬上脚手架,观察未完成的彩塑细部。在和我们答疑之中,得以窥见美术史研究对象的另一面,工匠的经历和创意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创造?就像蔡老师所说,听着冀师傅的故事,感觉在回溯古代工匠向艺术家转变的过程。


除此之外,实地见到课堂上、书本上已经学过的很多文物古迹,通过两位老师的讲解,对于古建筑的结构、形式和装饰都有了深入了解,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复杂状况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2

高栋楠

考察使我深切感受到山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是古代建筑遗存的丰富和多样。寺观、祠庙、佛塔、戏台、民居等类型,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内涵,考察基本涵盖有代表性的实例,加深了对于传统木构建筑的理解。古人对木材的运用非常巧妙,不仅在结构上充分考虑到技术可行性,同时还注重美观和装饰,体现了古代工匠的审美和智慧。


考察从汾河边的永祚寺开始,结束于盐湖畔的解州关帝庙,一路上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汾河。打开尘封已久的寺庙大门,直面或威严、或慈悲的画塑,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段奇妙的穿越之旅,经历千年记忆而感悟良久。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洪山窑址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考察传统琉璃技艺(介休)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霍州祝圣寺后殿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东羊后土庙


3

马煜蘅

考察之旅从太原开始,途径平遥、介休、霍州、临汾,直至运城,在斜风细雨的盐湖旁结束,一路上的风物人情都让我对生活、对艺术都有了更新的认识。


登山、行路、闭门羹,考察路途令人疲惫,但是那些散落于山西各地的古建完全能够抚慰这些不适。一城、一地,都有难忘景致,永祚寺旁牡丹盛开,历代造像藏于石窟之间,散布田野的传统村落——让我看到了书本之外鲜活的文化遗产。


印象最深的,是襄汾县汾城镇的城隍庙、文庙和社稷庙:傍晚,老师带着我们穿过古镇的街道,推开一扇扇斑驳的大门,在废弃的粮站、中学和卫生院发现历史,钟鼓楼上登高望远,周边村民日常生活完美融入古镇。


在物以外,也难忘鲜活的人:在平遥,我们与自学泥塑并且坚持创作几十年的民间手工艺人冀师傅交流;在介休,参观了刘开宝师傅的古建琉璃工作室……见到很多善良、真诚的山西百姓。看到不一样的生活,体味不一样的食物,考察的过程也是走进社会的过程。


4

孟子琛

此次下乡,我随队考察了晋中、晋南地区自唐以降的古建筑,亲身体验了山西独特的地方文化与社会生态。不仅印证、深化了课堂学到的建筑史知识,而且对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实际状态有了基本了解。


通过段老师的引荐,此次我们有幸得以与古建修缮、仿古营造与装饰工艺的专业群体深入交流。此外,我走访了平遥、汾城等古镇的传统民居,并与当地居民对话。作为古代建筑分布最密集的省份,古建已经深度嵌入本地社会生活之中,并深刻影响了未来发展,以及生活方式与地域认同。这种学习方式与活态文化相结合,加深了对于知识的体验,能够破除片面的、居高临下的精英式定义与占有,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大悲院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汾城古建筑群(城隍庙)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汾城古建筑群(文庙)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芮城城隍庙享亭


5

向颖

“沿着梁林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的十天考察之旅圆满结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不仅见到了不同年代、类型和功能的建筑遗产,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群体,与基层文物管理人员、当地百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看到了汾河谷地、晋南平原的美丽风景。在汾城,跟着老师找到藏在废弃卫生院的社稷庙;在平遥武庙彩塑制作现场,爬上木梯近距离观看局部并倾听工匠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有,爬上龙山和天龙山石窟、在洪山窑址周边捡拾瓷片……都是这次考察中我记忆最为深刻的时光。


6

杨浩宇

历史是灯,一天天朝我们走来。路途是标,一步步向历史走去。


我们从太原出发,顺着汾河一路向南,直至运城。以古建为主线,初见当地的历史遗存与社会生活,印象尤为深刻的有入晋时所见沟壑地貌,有晋祠古建的雕梁画栋,有平遥实景表演与传统民居的视觉碰撞,以及对介休琉璃、平遥彩塑等传统工艺的观察。包括与老师辨认霍州鼓楼四面的匾额内容,亲临有“中国死海”之称的盐湖波涛,遍尝碗托、栲栳栳、汤茶,拨面等山西美食。


这是一次可贵的经历,一次欢快的路途……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从坡头遗址远眺清凉寺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泛舟禅师塔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解州关帝庙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盐湖


7

张梦雅

从旧石器时代的丁村遗址,到明清时代的世界遗产平遥古城,山西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文化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建筑遗产。


考察内容以古代建筑为主,包括考古遗址、传统村落和博物馆。从风貌完整的民居,到斗栱森严的木构建筑,以及富丽堂皇的彩塑、壁画……沿着历史的足迹,从远古到近代,我们深入体会了山西地方文化。


山西的许多古建筑都隐于闹市、乡野之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贴满小广告的巷子,在热闹的乡村集市,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随处可以望见古朴的翼角,古建筑们就这样安静地与现代生活共存。


8

张铌珩

在本次考察中收获了许多,不仅是近距离观看古代建筑实例,还有不经意间的喜悦。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山西随处可见的古建筑,就像段老师说的,“山西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到处散布的古建筑”。非常幸运的是,我们的行程也包括了一些尚未对外开放的古建,可谓大饱眼福。这次山西考察是一次深度接触建筑遗产的全新体验,躺在教科书里的图片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从二维到三维,从俯视到仰望。


当然,还有山西的饮食文化,各式各样面的品类让人眼花缭乱,炸的、煮的、蒸的、拌的、炒的……可谓应有尽有!


9

钟隽茵

山西古建筑之旅沿着梁、林的足迹进行,所见的每一处遗存如同一扇窗户,得以窥视古代的文化、社会和生活。


在临汾,我们探寻了三座著名的元代戏台——魏村牛王庙、东羊后土庙和王曲东岳庙,戏曲不仅为了娱乐,也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意义,为了解古代日常生活提供了独特视角。牛王庙戏台以其“井”字形框架和复杂的梁架结构著称,优化了表演空间同时兼具视觉美感。东羊后土庙戏台的“八卦藻井”设计则反映了对宗教内涵的象征。而王曲东岳庙戏台显示从三面观舞亭向一面观乐楼的转变,体现建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演变。


虽然每座戏台及所在庙宇的空间布局存在一定相似性,但是也展现出独有的建筑特色和艺术风格。这种微妙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形式和装饰细节,也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工匠的创造性适应和文化表达。使得每一座戏台都有独特的故事和历史价值,成为研究中国建筑和戏剧的珍贵资源。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山西美食:火锅(太原)、饸饹(平遥)、牛肉丸子面(临汾)、炒面(曲沃)


另外,人文学院还有“河西走廊中古石窟艺术考察”(郑弌、黄水石带队)、“齐鲁文化考察”(董永俊、刘玉龙带队)两支队伍参与,在实践当中,融汇艺术、历史与遗产。


海报:蔡敏

前言、图片:段牛斗

统筹: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


Art & Heritage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美术遗产):遗产视野丨沿着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迹:晋汾古建筑续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