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各地区都要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再次明确严守耕地红线,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等要求。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是严守耕地红线的战略之举。耕地保护责任落地过程中,市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其中“一把手”是关键,要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市县党政一把手谈耕保”专栏,邀请市县党政“一把手”讲经验、谈体会,推动耕地保护底气更足、措施更硬,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张守锐
一是建立党政同责机制。霍山县制定《县委常委会委员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责任清单》《乡(镇)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指标评分细则和评分办法》,修订《霍山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把耕地保护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并作为党委、政府考核体系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刚性考核要求。
二是建立督查调度机制。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耕地保护专题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调度工作推进情况;成立耕地保护专项督导组,采取实地抽查、实地指导等方式,对各乡镇耕地保护重点工作进行常态化督查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并动态跟踪督查,倒逼工作落实。
三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霍山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耕地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将任务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地块和责任网格,设置统一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标牌,接受社会监督,着力构建外部协同、内部联动、同向发力的耕地保护工作新格局。
一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霍山县坚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为第一优先序”的原则,充分考虑“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实际,结合全县“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4.3万亩、生态保护红线986.75平方公里和城镇开发边界48.12平方公里,积极引导25度坡以上耕地“下山”、15度坡以下林果“上山”,并通过各类土地整治项目予以落实,促进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优化。截至目前,全县15度坡以下耕地面积较2020年增加近千亩,初步实现耕地资源数量足、位置稳、布局优、环境良、利用优的良好局面。
二是推进流失耕地找回。霍山县扎实开展耕地后备资源专项排查,准确掌握地块现状、土地权属、复垦条件等基本情况,建立清单台账,制定耕地恢复计划。近年来,通过土地复垦、配套沟路渠等措施,全县累计恢复耕地1.1万亩。同时,我们将荒废、闲置的园地、草地转化成高标准农田,释放土地新活力,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合理化、有效化。
一是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霍山县出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新增耕地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在目标任务、保障措施、耕地质量建设及奖惩措施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2020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7.6亿元,组织实施新增耕地项目326个、1.16万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5批次、0.26万亩,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0.15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8个、10.3万亩,在守住耕地数量和优化耕地布局的基础上,推动耕地质量有效提升。
二是探索耕地耕作层剥离。霍山县出台《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实施意见》,通过将剥离后的耕作层土壤就近集中用于新增耕地和劣质耕地的土壤改良,提升耕地种植条件,努力实现耕作层“异地重生”。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耕作层剥离218亩,用于周边乡镇的新增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项目,土壤再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耕地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铸牢底线意识。霍山县通过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线上+线下”政策宣传等方式,进一步加大耕保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提高保护耕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营造全社会关注耕保、参与耕保的良好氛围。
二是落实“人防+技防”,强化源头管控。霍山县完善自然资源动态执法巡查网格化体系,将全县分为3个片区,重点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开展动态巡查,并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技防手段,强化日常监测,实现“人防+技防”有效结合,构建“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的立体监控体系,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米”,实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三是坚持有案必查,提升威慑效果。霍山县深入贯彻“严起来”的要求,对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零容忍”。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专项整治,坚持动土必核、动土必查,保持打击耕地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促进耕地管理秩序持续稳定向好。
四是推进问题整改,遏制违法增量。我们建立健全常态化卫片执法工作机制,依托耕地卫片监督系统,监测耕地变化情况,结合年度变更调查,及时分析研判耕地疑似问题图斑,指导乡镇分类制定整改方案,逐个图斑核实整改,全力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截至目前,2021~2023年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卫片执法图斑均已完成整改销号,全县已连续3年无新增违法占用耕地问题。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既是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也是实现霍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霍山县正处于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耕地保护政治责任,进一步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持整改、划定、管控、利用多管齐下,严把耕地用途关、利用关、监管执法关,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取得实效、形成长效,守牢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绿色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刘倩
实习编辑:张理喆
新媒体编辑:曲冰洁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i自然全媒体):安徽省霍山县委书记:严把四大关口 守牢耕保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