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城市北部,迎来“新”规划;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迎来新抓手。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日前,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复。《规划》范围总面积308平方公里,涉及拱墅、上城、余杭、临平四个区。根据《规划》,未来,大城北区域将以“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为核心目标,以大运河为发展的核心带动,构建“一带一心六片”的总体空间格局。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大城北规划范围示意图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一带一心六片”总体空间格局


“此次《规划》,之所以将大城北区域由原来的一百多公里向北扩容至308平方公里,一方面是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要求,以京杭运河为轴带,把城市北部长达27公里运河两岸及辐射重点区域全部纳入规划范围,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最美段、经典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 另一方面,《规划》也为城市北部有机更新明晰了面向2035年的空间战略目标,并为新一轮大城北地区三年行动计划指明了建设方向。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大城北地区公园布局


具体来看,“一带”为大运河文化带,南起德胜路、北至塘栖古镇,全长27公里,在严格落实大运河各项保护要求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大运河各区域文化和生态特征,分类施策,规划建设“三园四段”;“一心”为大运河文化创意核心区,即石祥路与绕城高速公路之间的大运河两岸区域,总面积21.3平方公里,将打造为城市北部集聚建设、辐射带动的战略节点。


“六片”则为六大产业片区。《规划》依托大城北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按照全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布局的总体要求,在“一带一心”周边布局拱宸桥文旅融合片、北软数字传媒片、电竞数字产业片、石塘数实融合片、塘栖古镇复兴片、余开智能制造片六大产业片区。


除进一步识别大城北区域产业特点,引导加快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还就绿色交通、青年友好、生态水系等内容开展了专题研究。


交通方面,根据《规划》,未来大城北区域将提升秋石北路为快速路,提升临丁路、同协路、塘康路-康园路为准快速路,并在康园路-康良路节点预留“T型互通”转换条件,打通康良路至同协路联系通道。构建“八纵六横”的高速路、快速路框架和“十纵十横”的干路框架,提高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过往规划中涉及的朱家坝路、平安桥路等5处“跨运河”车行通道和慢行桥的大致位置,这些跨运河通道建成后,将大大加强运河两岸人行互动,促进文创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八纵六横”高速、快速路框架


“作为全市青年的集聚地,大城北14-35岁的青年常住人口近65万人、本科及以上人口超过25万人,均超过了城西科创大走廊。”市规划编制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为此《规划》聚焦“青年友好”,新增10公顷以上大型公园9个、公园绿地面积6平方公里,以及12处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和体育设施,并结合推进青年社区和产业邻里中心建设,安排了低成本的小户型公寓约2万套,引导打造让青年安居乐业的青年友好型城市示范区。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水上游线规划图


生态水系方面,《规划》聚焦做活“水”的文章,规划远期打通大运河与西湖、良渚的水上游线,增强三世遗文化和旅游资源联动。“未来,尤其是新纳入大城北范围的北部区域,可考虑以水为脉构建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东苕溪、圩田港渠、湖泊湿地的生态景观价值,以水乡湿地群落为依托,链接大城北地区内部的名山、名镇、名湿地等旅游资源,形成水岸互动新格局,打造国际湿地水城标杆。”市规划院相关负责人指出。




来源:编制中心、规划院,发表于杭州新闻


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打造大运河文化创意示范区!《大城北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3—2035年)》获批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