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2018年9月,省政府召开关于加快推进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专题工作会议决定,将广东当代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合并建设成一个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下称“大湾区艺术中心”),打造岭南文化新地标。

该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团队领衔设计,横向近360米的长轴建筑体型,有“巨轮出海”之态,寓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引国内外优秀艺术文化,为大湾区、广东省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9年12月27日,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建设奠基,2024年4月正式落成启用

我院荔湾分院在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建设中,提出“多测合一”整体实施方案,开展从“立项用地许可、工程许可、竣工验收”三大阶段的全流程勘测服务,并运用测绘新质生产力,大湾区艺术中心的科学规划和高效建设保驾护航。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图源:网络公开资料





1



勘测服务的新考卷


大湾区艺术中心”汇三江、合三馆、连三地”,定位为彰显广东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坐落在荔湾区白鹅潭产业金融服务创新区的核心位置,与洲头咀、白天鹅宾馆隔江相望。项目地块规划用地面积69835平方米,地上最高11层,地下2层。主体建筑横向长度近360米,高度呈30米至80米,建筑从东西两侧向中心逐渐抬升,形成叠级造型,犹如停靠江边静待起航的“文化巨轮”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大湾区艺术中心位置

图源:腾讯地图


工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地块呈不规则的狭长型,北侧临近珠江,东南部为总规绿地,西南侧临近惠爱医院,局部用地处于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区域;项目需综合考虑珠江航道退缩距离、文物保护单位控高以及周边地区道路退让、建筑间距、消防等地块多方面限制,建筑布局十分受限;同时,地块内还存在较多住宅和厂区宿舍,拆迁工作复杂性影响用地红线确定以及建设方案的稳定;大湾区艺术中心工程建设体量大、功能定位高、工期要求紧,为确保项目高效可持续进行,对工程建设勘测服务的效率与成果质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新质生产力赋能

“多测合一”实施全流程


 多阶段勘测服务一体化

对项目流程复杂、工期要求紧的挑战,荔湾分院积极实践“多测合一”思路,推动全流程勘测服务“一体化”,畅通审批流程,加强数据共享,有效提升了审批和数据利用效率。

传统勘测服务中,各阶段、各项勘测服务往往由多部门及作业单位各自完成,业务、成果也需经多部门审批,数据互通性差,易造成重复测绘,作业效率与成果质量也不够理想。

“多测合一”是指将同一建设工程项目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所涉及的多项测绘业务合并为一个综合性联合测绘项目,包含“立项用地许可-工程许可-竣工验收三个阶段”,能实现规划用地、地形测图、工程放线、规划条件核实、房产测量等全流程勘测服务一体化。

“多测合一”高效整合多源测绘数据,有利于数据融合与分析,加快了成果报告产出,同时,多流程业务的整合,也加强了部间的数据共享,便于成果互检,减少重复测绘,有效提升数据利用效率。此外,“多测合一”也畅通了全阶段审批流程,助力快速推进后续工作以及各类许可、登记业务的办理,显著简化审批与办事进程。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多测合一”助力全过程勘测服务

图源:自绘


“多测合一”高效、高质、开放的特点与大湾区艺术中心建设项目定位高、体量大、工期紧的要求相适应,是项目得以高效推进的重要保证。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

针对项目建筑结构复杂、规模大,以及区域复杂地形限制多的问题,荔湾分院积极引入测绘新质生产力,采用“低空遥感+传统测绘”方式赋能“多测合一”,有效弥补传统测绘面对复杂建筑与地形时作业难、效率低的劣势,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传统测绘主要借助全站仪、RTK等测绘仪器进行,对人工操作依赖性高,面对复杂地形条件时存在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而以无人机为平台的低空遥感技术,具备测量范围广、分辨率高、效率高等特点,面对复杂地形与大规模建筑时能保证精度与效率,相较传统测绘更具优势。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传统测绘与新测绘技术相结合

图源:自绘


荔湾分院采取“低空遥感+传统测绘”的“空地协同”测绘模式,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获取实时高分辨率正射、倾斜影像,对测绘区域内的建筑物、地形要素进行现状测量,并将正射图像与生产的实景三维模型作为建筑物分布示意图的底图和三维展示,用于辅助地形图、平面图、立面图等成果图件的绘制,在保证传统测绘数据精度与质量的同时,减少复杂地形对勘测作业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效率,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这种将传统测绘与新技术相结合的测绘模式,极大地缩短了外业工作时间,提升外业采集效率,便于内业工作快速开展,面对如大湾区艺术中心此类工程建设区域复杂多变的地形条件,也能很好地兼顾质量与效率。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低空遥感影像及实景三维模型(上)及成果图件(下)

图源:自绘


2024年4月28日,大湾区艺术中心正式启用,5月1日,向公众开放,满载岭南文化艺术宝盒的巨轮在白鹅潭江畔启航。

大湾区艺术中心项目将“多测合一”的服务理念进一步落实到建设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充分展现了我院多专业、长链条的技术优势,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测绘新质生产力的研发运用,持续构建多形式、全流程的测绘地理信息生产服务体系,为广州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测绘保障。 


供稿|荔湾分院

技术审核|总工程师办公室

文图编辑|办公室



推荐阅读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智“绘”林业调查守护绿水青山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量天测海绘就“陆海一张图”,我院开展海洋测绘调查赋能蓝色经济!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广州鹰眼”助推城市从“治”理走向“智”理——我院以测绘新技术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广州市规划院):新质生产力赋能“多测合一”,助力大湾区艺术中心“文化巨轮”扬帆启航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