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小编:前文我们整理了《最全版:河南省各市2035国土空间规划发展定位与发展格局汇总(2025年02月11日)》,其中对于郑州市缺少相关的最终公布内容,2025年2月14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了一图读懂《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由于很多地区没有公布文本,而是采取了“一图读懂”的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把他作为最终确定的规划指引。本文整理为图文版供大家参考。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公开机关: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形式:一图读懂

发布日期:2025年2月14日



前言














郑州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黄河中下游,人口腹地广阔,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郑州市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城市空间品质,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增长极。


本规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谋划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构建全域农业、生态、城镇空间统筹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郑州篇章!



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2020年

规划期限:2021 – 2035年

近期到 2025 年,远景展望到 2050 年



规划范围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规划范围示意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市域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规划范围由郑州市主城区、郑州航空港区两大区域构成,总面积为2182.4平方千米。



城市性质与功能定位














城市性质: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核心功能定位: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对外开放门户和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目标愿景














以“国家中心城市,华夏文明古都”为目标愿景,构筑黄河流域更绿色安全、更高效开放、更健康活力的美丽国土空间格局,推进城市空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到2025年


中国式现代化的郑州实践取得积极进展。耕地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安全韧性水平有效提升;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加快形成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逐步提升,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和市政设施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到2035年


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韧性水平显者提升,多中心、网络化的城镇空间格局全面形成,资源节约集约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城市文化吸引力、多元包容性和国际交往能力持续增强,形成引领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交流的门户;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增强,成为具有重要带动能力的区域增长极。


到2050年


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成为高效开放的枢纽门户、华夏文明的复兴之城、人才汇聚的创新高地、绿色韧性的人居典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策略














1、山河辉映

保护系统融合的农业生态基底


2、精明增长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3、品质提升

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国土空间


4、区域协同

形成开放高效的多层次联动网络


5、全域统筹

探索高水平治理的空间规划和政策体系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1、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1887.41 平方千米( 283.11 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 1390.16 平方千米( 208.52 万亩)。


2、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547.02 平方千米。


3、城镇开发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面积 2074.69 平方千米。



总体空间格局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构建以“五片融合、一带一区、双核三轴”为引领,山、河、城、田和谐共生的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五片融合


构建中牟平原高效现代农业区、新郑和新密中南特色农业生产区、荥阳沿黄生态种养区、巩义浅丘高效农业种植区、登封山区特色农业生产区“五片融合”的农业空间格局。


一带一区


保护由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带、嵩山生态文化保护区组成的“一带一区”生态基底。


双核三轴


以主城区和航空港区为“双核”,共同构建承载核心战略功能的区域性中心。


以区域交通廊道为支撑,构建陇海城镇发展主轴、京广城镇发展主轴、机登洛特色城镇次轴“三轴”引领的城镇空间格局。



农业空间格局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农业空间格局规划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依托不同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基础,在东部平原地区、北部沿黄河地区、西南部山区形成五片特色化的农业生产区。


  • 中牟:平原高效现代农业区

  • 新郑和新密:中南特色农业生产区

  • 荥阳:沿黄生态种养区

  • 巩义:浅丘高效农业种植区

  • 登封:山区特色农业生产区



生态空间格局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构建“一带一区、多廊多心”的全域生态系统保护格局,重点加强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带、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及南水北调生态走廊等重要蓝绿生态空间管控。


一带:保护黄河生态文化保护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功能区。


一区:保护嵩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休闲和宜居康养山区。


多廊:保护八条生态走廊 ,推进生态空间连接成网。


多心:保护十处生态绿心,塑造高品质生态空间,



城镇空间格局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形成“双核引领、四级体系的总体格局。


双核:强化主城区、航空港区组成的中心城区双核功能。


四级体系:形成“1个中心城区-7个近远郊组团-18个中心镇-26个一般镇”的四级体系,引导要素集聚。


加强近郊组团与中心城区功能协同,推动远郊组团特色化发展,发挥中心镇带动作用,提升一般镇宜居品质,支撑全域城镇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空间格局形成。



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统筹多向链接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 提升郑州链接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的能力

  • 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带动中部地区全面开放和加速崛起


引领河南省域发展格局,带动郑州都市圈建设


  • 带动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 助力省域国土空间格局协同发展

  • 引领郑州都市圈现代化发展



空间景观魅力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总体城市设计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彰显天地之中的空间景观魅力,构筑“嵩山、黄河、金轴、绿洲、蓝链”的全域特色空间。


嵩山:保护登封市、新密市、巩义市、荥阳市等县(市)临近嵩山及其余脉地区的环嵩山风景带。


黄河:彰显市域北侧集中展现郑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沿黄河魅力区。


金轴:强化以中原路、人民路、金水路、郑汴路、郑开大道等为主骨架的一主多辅“金轴”特色营城轴线空间体系。


绿洲:形成以山河廊道、冲沟低地为间隔划分的“绿洲”城镇空间。


蓝链:塑造依托贾鲁河、潮河、南水北调干渠形成的环“蓝链”生态魅力区。



综合交通体系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构建高效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四网融合、四港联动、多式联运”为核心,支撑和提升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提升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服务功能,将郑州市建设成为国际化、现代化、立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强化国际开放和国家枢纽地位


  •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 加快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 强化郑州国际铁路枢纽地位


构建绿色智慧的城市交通系统


  • 强化骨干道路网空间支持

  • 优化城市轨道网空间格局和功能组织

  • 构建满足差异化需求的公共交通空间网络

  • 形成特色化慢行交通空间网络

  • 构建高效和谐的停车系统



基础设施空间














保障安全韧性的基础设施空间:


  • 保障安全韧性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空间

  • 建立高效完善的洪涝防治体系

  • 保障集约高效的水利基础设施空间

  • 构建绿色安全的能源基础设施体系

  • 建设智慧低碳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 保障分类循环的环卫设施空间



土地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














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强化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 促进乡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 强化中心城区城中村发展引导

  • 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布局与管控


推进城市存量空间盘活:


  • 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提升功能品质

  • 分类推进存量空间盘活



健全有序传导的实施保障














完善规划编制传导体系


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空间规划,构建市、县、乡三级和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


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健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完善规划实施法规政策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建构国土空间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法规制度体系。


内容来自:郑州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一图读懂《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相关阅读:

规划政策库工作台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每日内容持续更新中

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匠城):最新发布:《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