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
深圳光明区的耕地
正在被一群“超级管家”
24小时守护
他们用无人机巡逻
二维码扫码监督
甚至社区优化调整网格划分……
这场科技感拉满的
“耕地保卫战”
到底有多酷?
点进来一探究竟!
01
“田长制”是啥?
耕地也有“专属管家”
在光明区的土地上,一场关乎耕地保护的创新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它就是田长制,而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规院”)有幸参与其中,为这项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明区田长制的世界,看看它是如何在多专业、多领域的融合下,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说到田长制,可能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其实,它就像是耕地的“守护者”,通过明确责任、划分网格等方式,确保我们的耕地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而光明区作为深圳市的“田长制”先行区,肩负着探索和实践的重要使命。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部署下,光明区积极推进田长制工作,并获得了全省的通报表扬和奖补资金支持。深规院受委托开展本项目,希望通过多专业多领域的融合,为土地利用管理提供“光明经验”。
02
总体思路
规划引领,多专业协同作战
这个项目可不是简单的“单兵作战”,而是需要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运行服务、管理等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我们采用“规划+”的模式,由规划团队牵头,把各个专业领域的力量整合起来,就像是一支精锐的“联合部队”,朝着同一个目标进发。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进度控制表,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按时完成任务。我们还提出了“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的“三高”要求,就是要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确保项目的完美交付。

△ 田长制作战地图:从规划到落地全流程揭秘(技术路线图)
03
工作内容
从划到建,再到管,环环相扣

# 怎么划:科学规划,精准布局
① 社区优化调整是基础
光明区的社区现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过大、边界不合理等,这给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给田长制网格划定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开展了社区设置规划研究。通过多方案比选和上下联动,最终提出了一个科学合理、利于实施的社区优化调整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解决了现有问题,还为田长制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 光明区社区优化调整方案
② 按照划定规程,衔接社区边界,划定田长制网格单元
根据《广东省田长制网格划定操作指南》的要求,光明区结合新调整优化的社区边界,从集中连片、利于管理等角度出发,完成了全区37个社区(含4个无耕地社区)、92个网格(含9个无耕地网格)的田长制网格划分。这就好像是给耕地保护工作画了一张清晰的“作战地图”,让各级田长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区域。
③ 网格公示内容和图纸优化
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田长制,我们按照相关要求,设计了33个社区公示牌和32个网格公示牌。这些公示牌内容丰富,包括责任区域、保护任务、田长信息等,还特别加入了公众耕地保护服务小程序二维码和网格信息二维码,方便大家随时获取信息、参与监督。


△ 田长制正面(上)反面(下)公示牌设计
# 怎么建:精心选址,规范制作
① 公示牌选址
公示牌的选址可不能马虎,它要既能方便公众查看,又能融入周边环境。我们根据《广东省田长制公示牌设置要点》的要求,结合实地踏勘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意见,确定了公示牌的安装点位。安装方式也根据地块特征进行了分类,确保公示牌稳固耐用。

△ 光明区田长制公示牌安装信息统计表(局部示意)
② 设备采购
为了给田长们提供更高效的巡田工具,我们经过多方询价,购置了3台单北斗定位系统无人机和2部单北斗定位系统移动掌图平板。这些科技buff加成设备就像是田长们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日常巡田工作,巡查效率翻倍!


△ 科技巡田示意(©摄图网)
③ 制作安装
在公示牌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要求,采用统一设计、边制作边安装的原则。社区级公示牌和网格级公示牌的规格、材质都有明确的标准,确保公示牌的质量和美观度。安装方式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既保证了公示牌的稳固性,又方便了后期的维护。


△ 田长制公示牌安装后效果展示
# 怎么管:培训宣传,监管并重
① 业务培训
为了让各级田长更好地履行职责,我们组织了一场主题为“守护绿美光明,共筑田长责任”的培训活动。邀请了专业领域的专家为田长们授课,内容涵盖了田长制的各个方面,还进行了巡田设备的现场演练培训。通过这次培训,田长们不仅提升了业务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工作。

△ 田长制培训海报及活动现场
② 公众宣传
耕地保护不仅仅是田长们的责任,也需要广大市民的参与。我们在光明虹桥公园举办了“守护绿美光明,共筑田长责任”宣传活动,通过主题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市民们宣传田长制的内涵和意义。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光明区“田长制”宣传视频,吸引了众多市民朋友的热情参与,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田长制。




△ 田长制宣传活动现场
③ 运维监管
公示牌安装后,我们通过田长巡田移动端和公示牌信息采集模块,将每一个公示牌的安装信息录入系统。同时,按照光明区田长制组织体系架构体系动态更新各级田长信息,持续做好动态跟踪运维服务。这就好像是给田长制工作装上了一个“智能大脑”,能够实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04
创新与特色
多领域配合,多专业融合
# 多领域配合:各方协同,高效推进
本项目由深规院全权负责,与业主方直接对接,并代表业主方与街道、社区、相关职能部门、其他技术服务单位进行沟通。我们充分发挥规划院的专业优势,负责社区优化调整规划咨询、土地利用规划咨询以及各种设计和宣传文稿的撰写。同时,我们还与传播文化公司、广告制作公司、设备采购公司等紧密合作,各司其职,高效执行,确保了项目的完美交付。

△ 项目涉及相关主体
# 多专业融合:学科交叉,精准治理
这个项目可不是单一学科的“独角戏”,而是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土地管理、社会治理等多个学科的“大合唱”。城市规划作为基础与核心,为项目提供了科学的框架和方向;城市设计则让宣传物料更加精美、有趣,吸引市民的关注;土地管理精准把控专业知识,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社会治理则关注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项目出谋划策。深规院技术专业涵盖多种学科,具有雄厚的人才储备和研究设计能力。这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让田长制工作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 伴随式服务:全程陪伴,贴心保障
我们深知,规划工作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要落地生根。因此,我们为业主方提供了陪伴式的跟踪服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实施,全程参与,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我们与业主方一对一联结,形成固定的工作关系,不仅对接规范、技术性内容,更注重与业主方的良性互动,让规划的专业能力真正融入到项目中,为项目的成功实施保驾护航。
05
实施成效
宣传有声有色,管理更加完善
经过我们的努力,田长制在光明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宣传活动反响热烈,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的热情参与,并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宣传。这不仅提高了田长制的知名度,也增强了公众对耕地保护的意识。同时,田长制的实施也进一步完善了光明区的耕地保护管理体系,为该区耕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06
思考讨论
规划转型,持续探索
在后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和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下,规划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深知,规划院和规划师需要与时俱进,从传统规划设计单一业务环节转变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多面手”。我们将继续坚持“转观念、谋发展”,形成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综合优势,全方位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国土空间规划新型技术服务体系。光明区田长制只是我们探索的一个起点,未来,我们将从耕地资源延展至各类土地资源的利用管理,乃至山水林田湖海等全要素自然资源的综合治理,不断丰富土地利用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内涵和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光明区田长制项目是深规院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专业能力,更展现了我们对土地利用管理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光明区的耕地保护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肥沃的土地。
供稿/编审
供稿:政府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作者:林鉴明,庄穆煌,刘涛,沈雪涵
编辑:何瑜
校审:李晨
///
· 欢迎关注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UPDIS共同城市):无人机上天+全民盯田!光明区田长制守护耕地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