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不必等9月!紫禁城“最豪华”花园,下周揭神秘面纱

3月26日,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与市文物局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开幕启用。这也是全国首个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组织代表处。由该基金会参与修复的北京故宫乾隆花园将于今年9月对外开放。

乾隆花园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乾隆花园预计今年9月开放的消息一发,众人目光再次聚焦这座被誉为紫禁城中“最豪华”的花园。4月1日,“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将在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包括乾隆花园第一进院落烫样在内的展品将率先揭开这座院落的神秘面纱。

乾隆花园算是别称,这里的本名是宁寿宫花园,位于紫禁城东北部,建造于1771年至1776年,作为清高宗乾隆皇帝退位后居所的一部分,体现了乾隆皇帝的审美和喜好。南北长160米,东西宽约40米,花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包括四进院落和散落在假山之间的27座建筑物,是现存的18世纪中国皇家建筑内檐装修的杰出典范。花园里既有私家园林玲珑秀巧的风貌,又与皇宫华贵富丽的氛围相协调。

碧螺亭

图片来源:紫禁宫苑

其实,乾隆花园并非一直秘不示人,观众在参观故宫珍宝馆的时候,会不经意间与这座精致的花园擦身而过,欣赏山石树木、亭台楼阁错落。目前乾隆花园一进院外有红色的围挡,观众从指示牌上可以识别出“宁寿宫花园”。

虽然不能从正门走进,但抬头看,这里的屋顶就是别样风景。乾隆有资格“任性”,这里的屋顶不必严格遵守古建规制,屋顶类型力求变化,色彩丰富,有黄、绿、蓝、紫、翠蓝等色。

禊赏亭

图片来源:紫禁宫苑

靠近珍妃井的倦勤斋,观众可以驻足,欣赏檐下的苏式彩绘。故宫的文保专家们一直努力留住这里的时光——室内的通景画相传有郎世宁的画迹。惟妙惟肖的画面让人有机会一眼看尽“四季”:北窗外喜鹊盘旋在宫殿上空,牡丹透过斑竹栅栏吐露芬芳;屋顶上藤萝缠绕,紫色花朵摇摇欲坠;西窗外西山依稀可见;东窗外一派现实萧瑟冬景……

倦勤斋南侧的符望阁里,200余岁巨幅山水贴落一度落灰,一身疲态。最近几年,修复师们用最传统的手艺和最稳妥的科技手段将它唤醒。

符望阁

图片来源:紫禁宫苑

今年9月,乾隆花园将部分开放,向公众揭开神秘面纱。4月1日,在“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上,观众可以率先欣赏到乾隆花园里的“曲水流觞”景观意象。乾隆当年在禊赏亭内,设计了一条蜿蜒的石刻水槽,称为“流杯渠”,在亭中模仿画卷中古人上巳节修禊玩乐的场景。

内容来源:北京日报 内容有删改

相关阅读

问问DeepSeek,永定河为什么是北京的母亲河?

5月18日开放!北京这个大公园来啦

钟鼓楼:中轴线上的报时中心

还城市以悠悠水韵 北京治水的“加减法”

您与京城,一之隔!

关注“北京印迹”平台

体验解锁京城新方式

“北京印迹”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公众宣传平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办,市测绘院和清华同衡规划院提供技术和专业支持,北京日报提供运营和推广支持,集合广泛的社会力量,打造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空间资源平台和专业全媒平台。

“北京印迹”是全面地向公众开放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一次尝试,系统梳理和采集了北京老城18大类、73小类历史文化资源3万余条。以北京印迹网站为基础,拓展建设北京印迹新媒体矩阵以及线下文化活动,覆盖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将成为北京开展名城保护和公众了解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北京印迹”力争将历史文化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之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热爱北京、保护北京、发展北京,一起擦亮古都北京的金名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印迹 inBeijing):不必等9月!紫禁城“最豪华”花园,下周揭神秘面纱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