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教育场所,我们希望创造的是一个社区客厅与当地文化的体验传承中心。透过其开放的空间型态与共生的文化生态,为社区创造永恒的价值并与社区共同成长。
宁波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效果展示
于是开放共生、文化体验、教育传承成为了宁波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宁波郑氏十七房农旅合作示范基地)方案的关键词。
如何用设计的手段将这个建筑与城市文化、与人、与环境的故事娓娓道来是对奥雅的建筑师们的考验。
文化溯源
如果让你说出几个宁波有名的建筑,即使你当下反应不过来,但只要稍加提点,就一定会恍然大悟,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的天一阁、宗教建筑天封塔、保国寺、哥特风格的天主教堂、王澍大作宁波博物馆是不是都有所耳闻呢?
宁波天一阁
宁波天封塔
宁波城区现存的古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反映宁波人传统生活的园林建筑;第二类是反映宁波宗教习俗的建筑;第三类反映了宁波古代商埠城市发展史的商务、公务建筑。
从丰富的古建筑类型看来,宁波自古以来就有着兼容并蓄的文化特征,以及丰富的历史内涵。
场地探寻
交通区位及文化设施分析
基地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海滨小镇澥浦镇,紧邻329国道,距上海240公里、杭州170公里、舟山40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港大桥、杭甬高速、甬台温高速贯通四周,交通便捷。基地距离宁波栎社国际机场34公里,国家高铁途径庄桥站、宁波站和宁波东站。
周边教育文化氛围较市区较弱,但地域与交通上的优势,使得该区域也逐渐向城市中心优秀的教育文化资源靠紧。
基地分析
场地长120米,宽51米,北面朝向十七房别墅区、十七房村委会、朱家河;东朝农耕景观。
基地周边
基地与周边关系
基地周边主道路为开源路和广源路,社会车辆可由广源路进入基地停车场。由于建设河道将干扰到建筑展示面,在开源路设置一个入口让游客步行进入。
功能与空间
平台之上是安静的和常规的教学场所;平台之下是寓教于乐的展现教学多样性、内外交融的教学空间
院墙之内是宁静的学习场所;院墙之外的院与院之间又围合出另一番天地。主要功能包括展览、音乐舞蹈房、图书馆、影剧室。
建筑功能体块分析 底层为专业教室及教师办公,上层为普通教室。
多层次的院落空间
内外庭院的设置让整个空间更加灵动和自由,外墙与内部空间围合而成的内院创造出了更多休闲空间。咖啡馆、图书馆与庭院的结合打造出了一个大自然中的静谧休息之处。
建筑与庭院氛围
在形式上明确地追求建筑的简洁性,让建筑的当地性与当代性以纯洁的方式同时存在,建筑的材料延续了以本地石材砌筑的方式。
而在窗户的细节上更加突出作品的当代性,几乎与外墙平齐的玻璃和无框的玻璃接缝,使建筑在充满色彩的环境中显得更加抽象。
入口接待处与阶梯阅读空间
体验式的设计
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为学校教育的延伸,设计师们希望通过空间的营造为孩子提供一种不同于教室的空间体验。
相较于宁波老城,传统江南城镇的人性化小尺度空间体系在新城中已不复存在。
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不同区位交界的背景中,在尊重基地周边建筑尺度的前提下,探讨构建人性化的小尺度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并以此来重构传统江南城镇的尺度记忆。
建筑与周边场地的关系
根据文化体验中心的具体功能要求及组成特点,设计将不同的功能空间首先分解开来,转化为相对小尺度的空间体量,利用庭院广场、街巷等不同类型的外部空间将其组织在一起。
入口接待处与阶梯阅读空间
在传统的江南建筑中,外部空间常常和内部空间受到同等的对待,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设计中也秉承了这样的传统。建筑的内外空间透过首层通透的的玻璃让里外空间均等的交织在一起,内外空间不分彼此更为开放。
室内外链接关系
而符合人的尺度的有趣的外部空间也极好的对应了青少年的性格特点,并满足了基本的活动要求。
青少年在这些内外交织的的空间中活动,基于不同功能空间之间的选择和无目的的游荡以及随机的发现,就像在一个小城镇里的活动,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成长环境。
宁波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建筑,一个公共的客厅与体验基地,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小城镇。
总平面图▲
项目名称:宁波郑氏十七房农旅合作示范基地(宁波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
项目地点: 宁波市镇海区海滨小镇澥浦镇
项目类型:公共建筑
建筑面积:3000平米
设计时间:2017/12-2018/03
客户单位:宁波郑氏十七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奥雅设计 建筑工作室
点击图片,查看城市设计原创文章
[城市设计]是由一批资深专家团队运营,可开展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旅游规划、公共艺术的投资咨询与综合发展。旨在以新型城镇化带动社会与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业务洽询 张先生 / 13817251055
媒体合作请在后台回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