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问道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TIPS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综合体规划,是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开发模式。东京涩谷站、香港九龙站、上海虹桥站等经典轨道上盖城市综合体均属此类。商业与轨道交通的联合开发,可以使两者优势资源加以互补。


站城一体,通俗而言,就是车站就是城市的一部分,站房上盖集中大量城市功能,城市商务活动依托轨道枢纽迅速扩大,一般城市活动依托步行其半径顶多2公里,依托公交可到10公里,依托地铁可到20公里,依托小汽车可到40公里,但依托高铁就可以到300公里,因此,站城一体发展高铁站对于中心城市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而言极其重要。杭州铁路车站经历了第一代的传统站(如城站),站房与城市功能结合度不高;第二代的东站,尽管作为新城地标,与城市功能有一定融合,车站对新城分割依旧存在;而站城一体,则是未来杭州新建轨道枢纽的发展方向。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5月10日,由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和杭州市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日建设计承办的“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钱塘江畔召开。本次会议上,来自轨道交通和城市规划行业的专业人士,以及来自香港、日本的专家学者等围绕“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这一主题,分享了各自的发展经验,并就杭州市如何践行TOD模式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晓光致欢迎辞,他希望通过论坛交流,更好了解到日本、香港和深圳的一些开发建设的模式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杭州市以至浙江省的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提供有用经验。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杭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杨明聪在发言中指出,杭州市正在开展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轴向延展、以站点功能聚焦引导空间开发的TOD模式,已经成为优化杭州城市整体结构、缓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也是杭州建成世界名城的有利支撑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现场,围绕“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大咖们贡献了来自上海、深圳、香港、日本长期实践的多方良策,为下一步杭州站城产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实施超级TOD开发建设提出了宝贵的经验。大咖们有什么精彩言论,让“杭州规划”带您窥探一二。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深圳市政府原秘书长、轨道办主任、深圳轨道交通协会会长 赵鹏林


深圳在各阶段的轨道交通建设中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多元融资、“轨道+物业”复合开发等经验,目前已实现轨道交通和城市开发同步推进。


在轨道交通发展中,应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产权设计为核心,以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运行机制,各部门紧密协作,共同推进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加强轨道与城市的融合,带动城市健康发展。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日建设计常务董事 大松敦


几十年来东京践行TOD推动城市更新,并有了许多成功案例,如六本木中城项目、大崎站、涉谷及周边站。上述地区通过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之后,用地高度集约,交通高度便利,轨道周边区域的土地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日本轨道站点综合开发项目具有时间跨度比较长、逐步分期段推进的特点,无论土地功能还是价值在此过程中均得到缓步而有效的提升。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港铁物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房地产总经理(珠三角区域) 温志华


纵观港铁“铁路+物业”发展历程,可总结为3D理念,即Density——集约利用(场、站500米范围内土地高度集约利用)、Diversity——综合开发(集住宅、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于一体)、Design——同步规划(场、站与综合开发无缝连接,实现高度绿化与宁静环境)。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张桦


许多高铁站仍存在效率不高、功能单一、城市节点效应弱,与城市肌理割裂,无法与城市交通和商业居住等功能有机结合等问题,注意到这些问题,虹桥车站的实践重视配套商业、酒店、服务设施的商业上盖开发,打造业态混合、步行友好、尺度宜人、立体连通的公共空间,并建立起立体联通的步行体系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日建设计执行董事兼日建设计城市工程公司副社长

 冈田亨嗣


道路地下空间利用的规划调整必须要从长远的视角来进行,生活基础设施、地铁、地下商业街、综合管廊、地下道路、地下河流都要纳入考量。实现高铁站周边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成功的关键在于:轨道与车辆便利的交通衔接、车站与周边舒适的步行网络、铁路建设与车站周边的一体化开发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戴德梁行大中华区TOD团队负责人 陈学海


地铁线建设推动了人口合理分布,地铁具备强大的导客能力,地铁导流效应关乎商业兴旺,对站点1公里土地价值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因此站城一体化建设十分重要。


轨道站城市一体化发展经历了从连廊商业到车站上盖开发的发展。未来轨道站城一体化发展方向将转变为交通覆盖、业态多元化发展的场所,以地铁为核心,将串联起1公里内的多元化城市功能,成为城市重要的社交空间。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城地院副总工程师

 梁田


地铁车辆段占地巨大,对城市空间造成割裂。对车辆段用地进行复合开发,土地混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度,也可以加快资金回收。


激活土地供给机制,提升周边土地价值,是地铁车辆基地开发所面临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深圳,上海,北京等城市在目前实践中形成独特的开发模式和创新建设理念,可以为杭州开发车辆段上盖物业、实现站城一体提供有用借鉴。


TOD,引领更美好的城市丨《轨道站城一体化开发创新经验》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 

杨毅栋


在不同层面的TOD,杭州均已开展实践,如城市轨道层面,利用七堡车辆段上盖开发,形成地铁、住宅、商业街、学校、公园一体的综合性社区;都市区轨道层面,杭州都市区范围规划的8条城际轨道线路中已有4条开展TOD实践;区域型枢纽层面,杭州城站已考虑站城融合,到杭州东站,车站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度更加提高。下一步,如何打造新时代杭州的站城一体2.0版本,形成中国高铁站点综合开发的样板,希望在座各位专家学者不吝指教,建言献策。


延伸阅读


目前杭州市正在开展杭州都市区、杭州市区等多个层面的轨道交通规划工作。

1
建设“轨道上的杭州”

杭州正处于“后峰会、前亚运”的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时代,杭州正在进一步强化轨道交通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的战略引领作用,深入整合高速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都市区快速轨道、城市轨道快线、城市轨道干线、中运量轨道交通等多层次轨道交通资源,建设“轨道上的杭州”。


完善“一环一轴六向”的铁路枢纽布局

沪乍杭铁路、杭义温铁路、杭黄铁路、杭绍台铁路等段落构成杭州“铁路客运生态环”,实现未来铁路各枢纽之间互联互通、分片化组织以及设施共享等功能。


构建都市区一小时辐射圈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杭州至富阳、至临安、至海宁、至绍兴等都市区轨道项目,都是与杭州城市轨道干线衔接。未来随着杭州市轨道快线网的逐步完善,都市区轨道与城市轨道的衔接模式将发生改变。随着多层次网络的逐步融合,将形成都市区一小时辐射圈,实现杭州网络化大都市同城效应。


谋划城市轨道快线网

以机场轨道快线为契机,谋划杭州市轨道快线网络,实现城市重要发展地区之间更快速的联系,引领和适应城市空间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轨道交通服务。


2
TOD模式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


杭州目前正在城市层面、都市区层面、铁路枢纽层面多个维度开展TOD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土地价值愈发珍贵的今天,TOD开发已成为大城市的标配。在新建交通枢纽中积极探索实践新一代站城一体模式,也是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必经之路。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