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背景
自行车交通在北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规定步行和自行车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北京要建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
自行车交通的健康发展,除了路权保障外,离不开健全的停车装置。设计精良的停车装置是城市道路空间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北京自行车停车装置设计大赛”,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适合北京特点、满足市民需求的“好设计”。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二、大赛组织
1. 组织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
2.支持和指导单位:北京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交通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3.评审团队: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审。
三、设计内容
设计内容:城市道路空间内设置的自行车停车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停车架、地面标识等。
服务对象:符合国家标准的两轮自行车(含无桩公共自行车)。
四、时间安排
本次大赛作品征集于2017年4月20日开始,至2017年5月30日结束。
初评时间:2017年6月上旬。
终评时间:2017年6月中旬。
获奖作品公示时间:2017年6月下旬,公示期为3天。
获奖作品公布时间:2017年6月下旬。
五、参赛范围
1. 所有个人、团体、单位均可投稿。不限省市、地区、国家、国籍。
2. 组织大赛的工作人员和专家评委不得参加本次大赛。
六、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以下奖项:
奖项 |
名额 |
奖金 (人民币,税前) |
一等奖 |
3 |
30,000元 |
二等奖 |
5 |
10,000元 |
空间大师奖 |
1 |
8,000元 |
创意实用奖 |
1 |
8,000元 |
智慧节能奖 |
1 |
8,000元 |
经典设计奖 |
1 |
8,000元 |
最佳人气奖 |
3 |
3,000元 |
七、设计要求
1. 设计要求
自行车停车装置是城市道路空间的一部分,除要满足使用功能外,还需要处理好与其他功能以及道路空间景观和风貌的关系,按照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水准开展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1) 造型美观:形式新颖,结构轻巧,设计感强。与北京城市道路空间景观和氛围相协调,既易于识别又不夸张、不喧宾夺主;
2) 易于使用: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容易、方便地存取车辆;
3) 整齐有序:一车一位,即使不用管理,骑车人也容易停放整齐。抗风性强,即使是刮大风,自行车也不会倒伏;
4) 通适性强:普遍适用于北京城市道路空间。应考虑道路空间的有效和综合利用,即使在道路空间较窄的路段停放也不影响正常通行(例如斜向停放等节省空间形式);
5) 安全可靠: 结构设计合理,材料强度充分,耐用。裸露部分无尖角、锋边、毛刺等。材料能够适应北京的气候条件,适应尘土、高温、潮湿、震动、静电等恶劣环境。
6) 低碳环保:所有材料均符合中国国家环保标准,低碳、环保,节省材料;
7) 易于维护:维修操作简便、用时少,维护周期长、费用低。整体性设计,减少零部件,紧固件及标准件采用公制,相同功能的部件可互换,易于整体或局部更换;
8) 可实施性:材料选择恰当,性价比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2. 作品规格要求
1) 参赛作品须提供jpg格式的电子稿件,A3大小,推荐PPI150-400,RGB色彩模式。
2) 设计理念说明须为doc,docx格式。
3) 另附一份用于在网上展示的、分辨率合适的主题图片(推荐为结合城市道路布置的主效果图),图片比例需为4:5(≤800像素:1000像素)。
4) 方案总文件大小不超过50MB。文件过大请另行联系。
八、投稿方式
1. 将报名表、承诺书、作品设计稿、网上展示用效果图片四个文件打包为rar或zip格式上传至mobiparking@126.com,命名为“姓名_作品名_上传日期.rar”(例如:张三_自行车停车_20170420.rar,大小不超过50MB)。
如作者同时提多个方案,请分开发送并使用不同的文件名。
2. 参赛者所填姓名、手机等信息必须真实、有效,以便获奖后通知和兑现奖励。
3. 参赛者须备齐报送资料,资料不齐或相关信息填写不全,将视为无效稿件。
4. 参赛作品及相关材料一律不退。
九、评奖办法
1. 初评阶段:投稿结束后,专家评出入围作品。
2 .终评阶段:针对入围作品,采取大众投票和专家投票综合评分的方式进行。大众投票通过官方微信、微博进行。专家评比通过邀请专家进行。综合评分权重,大众投票占30%、专家评比占70%。按综合分数进行排序,评出一、二等奖和四个单项奖。
3. 最佳人气奖由大众投票选出。
十、特别声明
1. 参赛作品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不得侵害他人知识产权,违者自行承担法律责任。一经发现有侵权行为,组织方将取消其已获得的奖项并追回奖励。对他人所造成的损害由提交作品的个人或团体承担责任;
2. 获奖作品将被视为组织方委托创作之作品。作者接受上述奖项后,即表示同意组织方拥有作品的著作权;
3. 组织方将整合获奖作品,优先在北京实施;
4. 参赛者一经提交作品即代表完全接受上述条款;
5. 为确保领奖环节的安全可靠,获奖者或获奖单位需要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或组织信息。大赛组织方有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设计者信息进行核实,设计者应予以配合。
6. 组织方对本次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附 件
附件一:相关规定、国外案例摘选
附件二:报名表、承诺书
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jIMErSq(或点击阅读原文)
联系人:黄 斌
电话:010-88073570
2017年4月17日